沒錯,李雄擔心的不是城外的敵人,而是城内的敵人。
現在成都被圍,他又打了敗仗,丢了涪城。
之前他殺了很多益州的人,早已經将益州本地世家得罪得幹幹淨淨了。
之所以還能夠維持對益州的統治,正是因為他打了勝仗的原因。
現在,他打了敗仗,那些原本對他不滿的世家,肯定就要跳起來了。
之前殺的是文武百官,然而世家中,基層或者是中層他是殺不完的。
實際上,也不能殺。
把基層或者中層都殺了,那麼他的軍隊,他的統治,便徹徹底底的運轉不下去了,然而...
不殺...
這些人卻又是一種隐患。
“讓自家子弟去守城,至于益州本地人,便去成都甕城駐守。”
甕城,為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于城市城牆的一部分。
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
甕城城門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在城門外口加築小城,高與大城相同,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甕,故稱甕城;方者亦稱方城。甕城設在側面,從而增強了防禦能力。
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将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鼈“之勢。
成都便有兩座甕城,讓本地人去守甕城,就算是甕城丢了,成都也還守得住。
說實話,李雄已經不敢将這些益州本地招募來的士卒放在成都城之中了。
至于殺了?
那就更不可能了。
在這個時候若是殺了,肯定是會引起軍中嘩變的。
他在成都如今已經不得人心了,若是再起這種殺戮,恐怕屆時就是群情激奮了。
雖然現在的情況也差之不多。
李雄現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守住成都,等待援軍了。
這是他唯一的希望,至于逃出益州,成為流寇,以他殺死這麼多益州世家子弟的情況下,他在益州幾乎是寸步難行。
要麼是做皇帝,要麼...就是去做亡魂。
...
次日,大戰打起。
張弘手下晉軍一個個勇猛非常,沖車、雲梯、投石器等各種攻城武器對着成都就是招呼。
僅僅在第一天,便有晉軍爬上成都城樓了。
那些漢人守軍見到這種情況,原本心中還有的僥幸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他們沒有信心能夠抵擋這樣的進攻,即便成都是一座雄城。
于是乎...
在第二日,成都一南一北兩座甕城同時投敵,晉軍不費吹灰之力爬到城牆上。
雖然甕城與成都城牆是兩個系統,但從平地上爬上成都城牆,和在甕城城牆上爬上成都城牆,那完全是兩個難度的事情。
在第二日,成都的防線就有些岌岌可危起來了。
蜀王宮中,李雄聽到前線戰報,整個人都扭曲起來了。
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保持不了冷靜了。
因為他知道,若是敵軍在這個時候沖進來,那麼,他要面對的,便隻有一個下場,那便是死路一條。
一定要守住,要等到援軍。
為了激勵士氣,李雄身披甲胄,與戰士們到了城牆上防守。
當然,他作為皇帝,自然不會去肉搏,隻是在城樓上,對于士卒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鼓勵。
有了李雄的‘禦駕親征’,在晉軍第三日的進攻之中,李雄的羌氐親衛頑強的守住了對面的進攻,甚至是收服了南邊的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