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定河山

第十六章 往事并不如煙 一

定河山 潇騰 2023 2023-04-12 01:00

  原本接到報告的時候,這位剛剛得到升遷喜訊的京兆府尹,正在内室摟着新納的第七房小妾,正在興匆匆的喝酒慶祝。結果一聽到這個消息,這位喝到了興緻之處,正要提槍上馬的府尹大人,當時就被吓的差點與那位小侯爺成了難兄難弟。

  怕自己升官發财夢還沒有實現,便按上一個治境不利的罪名,被趕回家吃老米飯的這位府尹大人,可謂相當的賣力。整個洛陽城幾乎是被掀了一個底朝天,黑白兩道的人都被動員出來抓人,就差四門緊閉、鐵騎齊出了。

  如果不是怕這件事情鬧到皇帝那裡,自己會更加的倒黴。而又非旨不得調動駐軍,恐怕他早就向掌管京城駐軍的殿前司求助,借助京城駐軍的力量緝拿兇手了。但即便是這樣,整個京城此時也已經被折騰的雞飛狗跳了。

  當年黃瓊那位皇帝老子,在皇位坐穩了之後。為了防止再一次出現擅權、擁兵自重的人,對全軍軍隊管轄權做了一個大的調整。重新調整了樞密院、兵部的分工,樞密院掌全國軍務、邊備、戎馬之政令。原有的承旨調兵權以及武官的調動權,被從樞密院給了兵部。

  掌全國武官選拔、兵籍、軍械、軍令,以及地方軍政的兵部尚書,一律改為兩榜進士出身的文官擔任。也就是說将作戰指揮權,與平時的管理權徹底分開。樞密院雖說執掌全國的兵權,但是卻沒有人事權。

  人事權,包括銀錢調撥、軍官和士兵選拔,軍械制造等等,全部都由兵部管轄。雖說樞密院還管着北部和西部的邊軍各部,但能夠直接指揮的兵力也就這麼多。而且邊軍的人事調遣、兵力調動,也需要兵部共同署理。

  也就是說沒有兵部的印簽,樞密院單獨簽發的任何命令都不作數。這麼一弄,原來除了地方衛軍之外,統領大齊所有軍馬的樞密院,剩下的權限已經相當有限。軍權一分為二,使得皇帝直接将軍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最關鍵的是沒有了财權,想要專權的人也控制不了軍隊。這有點像是後世的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區别類似,國防部執掌全國軍政,但指揮權卻在總參謀部。隻不過在這個時代,二者之間的級别調過來了而已。

  作為總參謀長的知樞密院使,在品級上要高于身為國防部長的兵部尚書。不僅如此,黃瓊老爹還規定樞密使,雖說兼任參知政事,也就是相當于副相。但與兵部尚書,不得由一人擔任。武官最大也隻能坐到副使,正職必須要由文官擔任,而且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

  同時設立殿前司,将最精銳的部隊京城内外駐軍,直接由皇帝掌握。這樣一來,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将,想要完全掌握軍權都幾乎不可能。至于原來的執掌全國軍務,兵部尚書尚在其管轄之下的太尉,由實職變成了一個虛銜,再也無任何實權。

  在做了這麼多之後,這位皇帝尚嫌不足。又再三下聖旨嚴令地方官員,除了剿匪或是平叛等特殊情況,可以在地方安撫使、布政使、節度使三使聯署之下,不請旨調動一千五百人為上限的地方衛軍之外。

  包括中書省各位相爺以及樞密院在内,不得未經請旨調動五百人以上的兵力。至于京城駐軍調動一百兵力以上,武官從六品以上都必須要請旨。無旨調動,一律視為謀反。而負責京城治安以及巡防的三千金吾衛軍,也從兵部劃到都察院和大理寺管。

  而除了對軍事統帥機關來了一個大調整之外,還将原屬樞密院管轄的京城四大營,駐紮在西京長安的西都留守所轄五萬大軍,以及禁軍所屬八軍單獨劃出來。其統帥不在向樞密院和兵部負責,直接向皇帝的直屬軍事顧問班子,新設置的殿前司負責。

  即便是這個由勳貴主管的殿前司,對幾大營也隻有日常管理權。其餘的人事、财政權利,全部都在兵部。戰時需要四大營出兵,殿前司的命令也需要兵部尚書、樞密使共同簽署。四大營的都指揮使,也要接受兵部所派文官同知監督。

  各大營中的文官同知不是一名而是三名,為加兵部侍郎銜都督指揮同知,督促糧饷同知、武選同知。除了都督指揮同知更多是擔任監軍,調兵時需附名調令才生效之外。其餘兩人分别掌管各大營的糧饷運撥發放,缺額武官的推薦和選拔。

  殿前司各級官員,一律由皇帝親自從在朝武官開國勳貴後人中指派。不僅兵部和樞密院,包括中書省和尚書省都無權過問,就連皇太子與諸王都非奉旨都不得過問。皇帝搞出這麼幾手,可謂是将軍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這個府尹要想動用駐軍協助緝拿兇手,就必須要向皇帝請旨,也就是說這件案子就必須要上報。可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讓皇帝對京城的治安産生懷疑。要是這樣被皇帝記住了,恐怕自己以後升遷就沒有啥希望了,甚至不提前回家養老就不錯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