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二房家裡的事瞞不住
「叔叔。」
異口同聲的,奶糯糯的叫了出來,榮義臉上的笑容止不住了,就要上前抱孩子,兩孩子卻是撇了撇嘴,小圓子見狀,隻得從懷裡拿出一個荷包放到榮義的手中,說道:「送給叔叔的新年禮。」
榮義才知道兩孩子這意思,翻開荷包一看,正是年三十從餃子裡吃出來的銅子,說是幸運的銅子,卻給了他這個叔叔。
榮義還真就收下了,隨即從懷裡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禮物,是一對兒玉佩,合在一起成圓,分開卻是彎曲的陰陽兩極,榮義交代道:「這是乾坤玉佩,乾為陽,坤為陰,你們一人一塊,找大師開過光的呢,好生帶著保平安。」
兩塊玉佩卻是精心打造,而且合在一起也可稱為陰陽玉鎖,看著這晶瑩剔透的玉佩,就知道這是難得一見的寶玉。
榮義將玉佩掛在兩孩子的腰間,兩孩子高興壞了,抱著叔叔就親了一口,兩臉頰濕濕地一塊,卻是惹得榮義輕笑出聲,一手抱個孩子捨不得放下了。
「走,咱們去找爺爺奶奶要紅包去。」
一家人離開小院去了村裡頭,不知情的,還真就看著這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任家小院裡,任婆子將幾個兒媳婦叫到廚房一起幫著做飯,感覺又像當年一起住在小院裡時的場景,不免讓三位妯裡都忍不住說起以前的事。
飯做到一半,任婆子見老二還沒有來,忍不住了,問道:「老二媳婦,你說句實話,大年初一的是誰家叫老二去辦席面的。」
「你們二房也不缺這點兒錢,老二也不是這性子呢,連我這個娘都不來看一眼了。」
楊冬花剛才還跟大嫂說得起勁,突然被婆母這麼一說,聲音都停了,臉色變得煞白。
一旁正在洗菜葉子的宋九突然擡頭看向二嫂,眼睛裡滿是驚訝,她很快看向婆母,動了動嘴唇,本想要說點什麼,但她又忍下了。
「老二媳婦,你是不是有什麼瞞著我?」
任婆子發覺不對勁,掌勺的她立即叫老大媳婦停火。
宋九垂下眼簾,也沒有再洗菜了。
「老二媳婦,你跟我來一趟。」
系著圍布的任婆子來不及解下,直接將楊冬花給帶出了廚房。
廚房裡,隻有宋九和大嫂,大嫂沈秋梅一臉疑惑的看向三弟媳,小聲說道:「你說婆母這是生氣了呢?也真是的,大過年的,二弟為了做生意,連團圓飯都不吃了。」
沈秋梅數落起來,宋九卻是沒有接話,她坐在小闆凳上想起剛才二嫂心頭所想的事,原來二哥已經離開了安城出了遠門,還是大年三十齣的門,當真是不可思議。
任婆子沒有將老二媳婦帶到正屋去,看來也不想正屋裡的父子幾人知道此事,於是就將楊冬花帶到了客屋,在客屋裡,任婆子沉了臉,問道:「老二到底去了哪兒?」
楊冬花發現瞞是瞞不住了,隻得朝任婆子跪下,眼淚都流了下來,她哭著說起昨個兒夜裡將丈夫送出門的事,也說了安城貴人要求他跟著錢大郎他們去送糧種的事。
任婆子一聽這事兒還跟安城的貴人有關係,她立即知道是誰安排的了,果然是她那個借著身份欺負人的妹妹,隻是任婆子真沒有想到妹妹會對她家老二下手。
先前再三接近老三的事,那是因為老三是妹妹生的,現在竟對付起老二來,是要報復她管住了老三麼?好狠的心。
任婆子再無心思吃飯了,將圍布一扔,氣得就要進城去。
任老頭被叫了過來,楊冬花看到公婆兩人在裡間似乎在爭論著什麼,楊冬花心頭也納悶,婆母竟然沒有罵她,一提到城裡的那位貴人,怎麼婆母的臉色這麼難看。
廚房裡,沈秋梅還在說著話,不過這會兒話鋒一轉,說起自家蓉姐兒,沈秋梅本想像宋九一樣教導女兒讀書識字,卻發現自己無法跟女兒溝通,女兒又不能開口說話。
沈秋梅嘆了一口氣,說道:「算了,女娃娃罷了,跟在我身邊,以後能識字不會上當受騙就好,也不強求她學得有多好,其實讀那麼多的書真沒有什麼用處,就好比我。」
沈秋梅小的時候跟在父親兄長身邊也是讀書識字,苦於她是女兒身,小時候再努力,最後也是要嫁人的,到現在也沒有什麼作為,唯一好聽的,就是她是秀才家的女兒而已。
宋九原本還想著二嫂家的事,聽到大嫂這麼安排蓉姐兒,心頭動容,忍不住說道:「女娃娃更要讀書,讀書能讓人變聰明,蓉姐兒將來也不會吃虧。」
沈秋梅笑看著宋九,說道:「三弟媳這話的確沒錯,可是現在我們家情況不一樣,他爹要去城裡的木器行做事,天天不在家,我在家奶小的,家裡還有家務事呢。」
「左右姑娘家將來也是要嫁人的,識點字就行了,蓉姐兒倒是可以留在家裡幫幫我的,我有時間就教導她讀書就是。」
宋九想起之前蓉姐兒她帶著的時候天天跟在雙胞胎身邊一起讀書識字,她就發現這孩子特別的聰明,不比她家兩孩子差,比劉小丫強太多。
可是這會兒將蓉姐兒交回給大嫂帶,大嫂竟然沒怎麼教她,豈不是浪費了這麼一個好苗子,宋九就是一個例子,她就是因為嫁進了任家,有了讀書的機會,才有她今日面對任何人而不懼。
姑娘家更應該讀書識字長眼界,宋九特別愛看律法書,不是因為她想去做狀師,而是因為她能知法,不容易受人欺負。
「大嫂,實在不行,你像我一樣,在村裡請個劉小丫這樣的姑娘幫家裡做做事,挑水砍柴放牛放羊餵雞之類的事,村裡人都能幹,便能將蓉姐兒空閑下來。」
宋九真擔心以後蓉姐兒跟著大嫂就真成了地道的農家小姑娘,到了年紀就等著嫁人了,那人生得多無趣啊。
沈秋梅一聽,有些動容,他們家倒也有不少錢,丈夫開木器行,生意越來越好,百勝木器行的生意都交給他了,丈夫還聰明,會做出新穎的傢具,請個人幫手倒也不用多少錢來著。
「隻是家裡突然多了一個人,可不見得是好事,劉小丫不一樣,她是非要跟著三弟媳的,視三弟媳如同親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