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安然成長起來了,到時她左鬥劉皇後,右鬥于太後,都是皇帝讨厭的人,他不方便出手,讓于安然替他出手鬥她們,倒也不錯,所以他要扶持她,不說讓她力壓那兩個讓他讨厭的人,起碼也要三方鼎立,不至于被另外兩家打壓下去。
他覺得,以他和安然兩人加起來的勢力,應該能撐住。
而這種狀況,也讓他對安然,有了一種團結互助、兩人是一方勢力的感覺,于是皇帝對安然的态度就更好了。
殊不知,這樣的發展,完全在安然的設計範圍之内。
她對于太後使緩兵之計,讓于太後找她的麻煩,就是為了在皇帝這兒刷好感度,好晉位的,畢竟她的任務是通關,而不是巴結于太後。
另外也是為了将來于太後做的事曝光,能借着這次的機會,跟她劃清界線。
果然,她的計劃成功了,不但惹惱了于太後,為她慢慢跟于太後脫鈎埋下了伏線,也讓皇帝對她印象改觀,對她慢慢有點感情了,比以前好多了。
不過皇帝這種暗搓搓給安然升級,變相支持她的做法,顯然不會讓于太後害怕,于太後繼續找安然的麻煩,軟硬兼施,私下在安然過來請安時,也有跟她說,隻要她幫忙,她以後再不會找她的麻煩;不但不找她的麻煩,還會一如既往地幫她。
但安然根本不搭理她,偏偏請安行禮之類的事,于太後又挑不出毛病來,沒法直接将安然打殺了——當然了,她也不敢就是了,畢竟皇帝可是喜愛安然的,她要敢将安然打殺了,估計皇帝更要恨毒了她。
看自己給安然升了級,于太後還是不依不饒,一直欺淩安然,皇帝坐不住了。
當下皇帝也不想一直冷眼旁觀,于是這天安然再一次被于太後在大太陽底下罰跪暈倒的時候,早有準備的皇帝便過了來,裝作跟于太後商量,其實就是逼于太後答應,道:“母後能看在兒子的面子上,不要再為難安嫔了,好嗎?安嫔身子骨不好,再這樣下去,兒子怕安嫔會香消玉殒,兒子好不容易有個可心人,不想看她就這麼沒了。”
皇帝神色很冷,顯然很生氣,看的于太後不由一驚。
她隻顧着折磨安然,忘記皇帝喜歡她的事了。
現在好了,她還指望着跟皇帝能恢複關系呢,就現在這樣,她折磨了皇帝心愛的妃嫔,别說恢複關系了,估計還要恨死她了吧。
當下于太後不由後悔,想着早知道皇帝這樣喜愛于安然,她不該用這樣明面上的手段折磨于安然,而應該像劉皇後一樣,在背地裡教訓她。
隻是,她之前并不想弄死于安然,隻是想讓于安然屈服,所以才用這種明面上的手段折磨她,畢竟要用背地裡的手段教訓安然,萬一安然沒發現是她弄的,不知道屈服怎麼辦?
哪知道對方不但沒屈服,還讓皇帝維護她,讓皇帝跟她關系越來越差了,這讓于太後能不後悔嗎?想着早知道這樣,就直接在背地裡弄死這賤人,再找一人進宮好了,那樣皇帝不知道她弄死了于安然,還不會像現在這樣,對自己臉色難看呢。
有皇帝出面,于太後之後自然不敢再這樣明面上折磨安然了,但當然了,她越來越恨安然了,所以已打算在暗地裡弄死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