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官員品級,廢除如今大宋品級、勳官、實官等混亂的制度。
簡單劃分為九品十八級,更是廢除了宋朝造成冗官低效的一職多官、恩萌等制度。
除了中樞行政以及官僚階級的改制以外,範卓遠針對胥吏也進行了相關改制。
吏治比官治更加重要,他們直接接觸基層,也是朝廷政策的最終執行者。
王安石的新法,可以說就是毀在糟糕的吏治手上,使善政變成惡政。
宋明清時期,因為中央集權對地方官僚限制極大,導緻基層統治基本落入胥吏手中,地方官能不能坐穩位置,很多時候就是下面世代傳承的胥吏所決定的。
對于不聽話的官僚,胥吏可以各種手段不合作、架空甚至威逼栽贓等等,使得官員考績劣等而被罷免。
他們世代紮根地方,老子死了兒子替,地方上黑白兩道通吃,豈是三年一轉的縣令所能對抗的。
尤其是如今範卓遠推行的制度極大限制了士大夫的臣權,如果不同時對胥吏進行制約,那麼官僚階層将會徹底沒用,地方上皆被胥吏把控。
因此在範卓遠治下所有地方上的胥吏都不再由本地人擔任,也不可世代繼承。
如果父子兩代皆有人擔任胥吏,那麼就需要分隔兩地,不能相互接觸。
胥吏同樣需要經過科舉進行選拔,或者從有功軍士中選拔擔任,任期為五年一轉,最多在一地任職兩屆,不在一地常駐。
胥吏按照其職司不同,分管于六部,與官僚一般也有政績考核,五年一轉後即納入吏部考功司進行審批。
也就是說,在宋明清基礎上,胥吏這個階層原本完全屬于編外配置,但在範卓遠這裡則将其徹底納入編制内,其薪俸雖來自地方稅收,但依舊歸屬中央朝廷。
除此之外,在軍制上也做出了有别于大宋的改革。
如今範卓遠手中有一萬骁捷軍精銳主力,另有四萬由解救奴隸編成的軍隊。
這五萬部隊為常備精銳,在地方上他打算恢複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
說起府兵制,它的衰落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唐朝大一統之後,疆土擴張極廣,原本的府兵若是自備裝備糧草參軍,前往邊疆都需要很長時間。
而府兵是沒法長期駐守邊關的,如果令他們長期駐守,又不給予金錢養家,再加上上官盤剝,那麼府兵逃亡,家庭破産便是必然的事。
所以這才導緻唐朝中期府兵制度崩壞,不得不以募兵為主,再加上種種原因最終造就了節度使割據的局面出現。
但現在範卓遠所據之地不過燕雲、太原、真定、河間、大名府諸地。
實行府兵制能大力節省軍費,且軍隊耕戰一體,也有較為強大的戰鬥能力,配合常備精銳,足以擴張四方。
當然,等到勢力擴張到一定程度,範卓遠自會漸漸廢除府兵制,改以職業士兵和地方上自主招募的義務兵相輔相成。
府兵制的基礎是土地,每一個府兵皆是自耕農甚至是小地主家庭的子嗣,所以建立制度之時,自然避免不了進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稍通治理的文官能給出一攬子方案,範卓遠提出幾個要點後,放手任憑蕭仲恭進行施為,他以骁捷軍為後台,用武力做背書,對其進行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