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帶領十多萬戰力強大的骁果騎,一路朝關中大地返回,他們不可避免的就和占據河南一帶的瓦崗軍碰上了。
瓦崗軍有謀士給李密建議,主動放宇文化及過去,讓他和占據關中的李淵鬥個兩敗俱傷。但李密卻不敢這麼做,原因在于河南和關中之間還隔了個東都洛陽,且十分空虛,萬一自己放宇文化及大軍過去,他乘機占據了空虛的洛陽不走了,那自己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故而李密決定,先幹掉宇文化及再說。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先是與東都洛陽的隋軍講和,假意稱臣,爾後全軍調頭對付宇文化及帶領的骁果騎。
就戰力而言,骁果騎乃是隋朝最精銳的軍隊,其戰力在瓦崗軍之上,再加上衆将士歸鄉心切,士氣高昂,戰勝疲憊不堪的瓦崗軍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決定戰争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如兩軍的統帥的運籌帷幄,後勤糧草的準備情況等等。
宇文化及除了擁有強大戰力的曉果騎外,偏偏在其它因素上都輸給了老謀深算的李密。骁果騎一路北返,到了河南境内時,存糧已經不多,宇文化及理應速戰速決。可這厮不知道哪根神經犯病了,不但不速戰,反而去向李密要糧食--!如此一來,李密就知道了骁果騎缺糧一事,他假裝同意跟宇文化及聯合,答應提供其糧草,借此麻痹,消耗其更多的存糧。
果不其然,政治癡呆兒宇文化及得李密回信後,還真以為對方服軟了,能提供給自己大軍所需糧草供給,索性放開糧食控制,讓士兵們盡情吃。
等到宇文化及軍中無糧可吃時,他才明白中了李密之計,倉促下組織軍心不穩的曉果騎去和瓦崗軍決一死戰。兩軍大戰一場,戰力強大的骁果騎壓着瓦崗軍一頓猛揍,險些就打垮了對方,無奈瓦崗軍中秦瓊等人奮力抵抗,才使得岌岌可危的瓦崗軍最終守住了陣腳。結果,強大的骁果騎因缺糧,不斷有人投奔李密,使得瓦崗軍不勝而勝。
宇文化及慘敗,率不足兩萬人北逃,逃跑時還不忘帶着隋朝的傳國玉玺和隋炀帝皇後蕭氏以及大批金銀珠寶,這樣一來,又成了沿途割據勢力眼中的大肥羊。
青徐一帶的王薄、徐圓朗等部先後阻擊過宇文化及的隊伍,都想搶奪财寶。幾場戰鬥下來,宇文化及慘上加慘,僅餘數千人沖破了封鎖線,慌不擇路的來到了黃河邊上。迎接他們的是石龍率領的三萬精銳。
話說石龍的了謝天虎的命令,十日前就帶三萬人南渡黃河,在沿線尋求機會,看能不能渾水摸魚。用謝虎侯的話來說,“這仗怎麼打我不管,總之隻能占便宜不能吃虧,帶出去三萬人馬,回來時隻能多不能少。”
石龍雖然帶兵能力一般般,但他整天和王伏寶、宋金剛、尉遲敬德這類的猛将混在一起,就算是頭豬也該開竅了--!所以這次渡河以後,他一步都沒多走,更沒有和王薄的勢力發生大規模沖突,而是在大河兩岸各建立起了一座大營,以為進退之路,然後一門心思的收容起了骁果騎散兵遊勇,十多天來還真被他收容了數百骁果騎。
當聽到探馬回報,宇文化及率領數千殘兵敗将慌不擇路的朝這自己方向逃來的時候,石龍老頭興奮得胡子都豎了起來,大呼蒼天有眼,今天不但要發大财,還要手刃仇敵。
沒有任何意外,宇文化及殘部連個浪花都沒翻起,就被石龍大軍淹沒了,其本人也被砍得支離破碎。
石龍繳獲了隋朝的傳國玉玺,隋炀帝皇後蕭氏以及大批金銀珠寶,滿載而歸。
傳國玉玺,據傳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藍田玉镌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秦之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玺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原本玉玺在宇文化及滅亡後,被甯道奇所獲,交由慈航靜齋保管,後被師妃暄拿出來做引子,推舉李世民為天下明主的象征。
此時因為有了謝天虎的橫空出世,打亂了慈航靜齋的如意算盤,不但師妃暄在其府裡充當專職女仆使喚,現在更是連傳國玉玺也到了他手中,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一方純白無瑕,寶光閃爍的玉玺,正與世無争的安然置于大案之上。玺上镌雕上五龍交紐的紋樣,手藝巧奪天工,但卻旁缺一角,補上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