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現在是試運行成功了,如果在各個新城中建立鐵軌,相互勾連起來,沿途的村鎮,是可以設置貨運點的,這樣一來,糧商可以在貨運點集中囤積糧食,随時運輸抵達各個新的大城。”
顧炎武的意思是,以火車作為主幹道,連接大城,而鐵軌是經過農村的,在沿途設置貨運補給點,這樣可以更加高效的将分布零散的糧食聚集起來,大大節省運輸時間,減少路途損耗。
顧炎武接着說道:“以縱向為例,鐵路貫穿北直隸、河南省、湖廣省,河南、湖廣和北直隸南部,都是農業大區,每一個省增設5個補糧點,将糧食統計運輸到北京。”
“以橫向為例,開封抵達上海,中間橫穿商丘、徐州,再抵達南京,從南京向東,貫穿常州、湖州,最後抵達上海。”
“其中開封府、商丘皆是糧食重産區,随時可以調糧到東部,進入南京。”
“而常州、湖州,也是重糧區,南京和上海皆不必再擔憂糧食問題。”
“再以荊州府為起點,統籌建設抵達泉州的鐵路,途徑南昌,鄱陽湖平原,也是重糧區,可以供給泉州。”
“至于遼東,從遼北修建的鐵路,一路南下,走錦州、甯遠,進入山海關,抵達順天府,則也不成問題。”
說完,大殿内繼續陷入沉默中。
顧炎武說的這些線路自然是好的,顧炎武的思路也的确清晰,有理有據。
并且他還說:“如果一旦建成,湖廣省的豬,可以托運到北京城來賣也不是問題,甚至蔬菜、水果,也能異地售賣,不必跨度太長,但可以做到便是。”
“這樣徹底盤活了各地的口糧。”
聽顧炎武這麼一說,衆人也的确切身感受到火車若是普及後,真的可能會實現這樣一種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局面。
如此看來,鐵路的運行成功,必然會給第三個五年計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甚至把大明朝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但是,這些線路豈是說建就能建起來的?
施鳳來說道:“陛下,老臣也有話說。”
“說,一個個說,今天咱們把這些個問題讨論透了。”
“顧大人所言的鐵路建設自然是極好的,但所需時長之長,鐵量之巨,錢财之多,人力之廣,難以想象,最重要的還是時間問題。”
“而現在,每時每刻,都在有人可能湧入新的大城,給大城帶來新的糧食壓力。”
“十年之内,這些大城的人口,幾乎都翻了一倍,而建起這些鐵路,少說也要十幾年,而那個時候,大城的人口數到底是多少,恐怕不止現在的一倍了。”
“是以,老臣認為,這鐵路的方案得預備開始做,但還得有其他的辦法。”
“不如暫停這些大城,對外來人口的準入,先将目前的形勢做好,否則糧食壓力隻會越來越大。”
李岩立刻走出來,他說道:“不可,一旦停止流通,就沒有商業價值,陛下的《國富論》裡也說了,流通才是商業的底層,若是都停了,商業也就停了。”
施鳳來說道:“倒也不是說停了,例如糧商可以在周圍收糧,允許糧商進城買賣,這樣可以保證糧食的供給。”
“不能為了保證糧食的供給,而損耗整體的商業規模,這是飲鸩止渴。”
施鳳來又說道:“陛下剛才也提到對流入的克制。”
原來施鳳來這老家夥是在迎合皇帝的意會。
“對流入的克制也不是一刀切的阻斷,若是農村的人不能進城了,糧商豈不是掌握了絕對話語權?若是如此,糧商失去了競争壓力,必然會從中作梗。”
施鳳來說道:“那朝廷出面管制不就可以了。”
“施大人,你還記得陛下所說的市場的手麼?”
“這……”
“朝廷的确可以管制,但是大明朝地域如此之廣,朝廷不可能全部進行管制,還得靠市場的手自己調整,所以絕對不能出現一刀切的這種政策,否則那些拿到連接農村和新城交易通道的糧商,會無法無天起來,朝廷要一個個規範,很容易給自己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