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年的西征,在年底進入尾聲。
很快已經是崇祯二十一年,從吐魯番修建到莎車的鐵路基本已經竣工。
天山以北的鐵路已經鋪設到伊犁。
西域大開發戰略如火如荼,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人背井離鄉,選擇西遷。
這給西域輸送了新鮮皿液。
一代人在西域搭建起來的新城鎮、新鐵路,無疑沖破了明末以來的地理枷鎖。
正如社科院的王夫之所說:“如果說南洋戰略打破了大明東部内卷化生态,那麼西域大開發,則打破了大明西部内卷化生态。”
“西域的貫通,盤活了甘肅、陝西、甯夏、山西、四川等諸省的經濟,為這些省的經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外向延伸。”
“至于莫卧兒、哈薩克、布哈拉的融彙,則将大明徹底與蔥嶺以西相連,自唐亡以後,開創了另一個全新的局面。”
崇祯二十一年四月,關于王師西征凱旋的新聞,在報紙上連登半月有餘。
這場西征從出發到回來,整整持續了一年多。
據統計,有近十五萬人埋骨他鄉,包括正規軍,後勤部隊,還有臨時征調的軍民。
當然,這個數字作為官方的機密,并未對外公開。
人們看到的是王師凱旋,大獲全勝。
阡陌的小老百姓們更多的關心是今年春耕的情況,農閑之餘,也會聚集在一起讨論王師西征的一些事。
倒是很快,各地的官方都有編制一些西征小故事,印刷小人書,在各地流傳。
從皇帝陛下,到督師、總督,在到集團軍軍帥,師、旅、團、營,甚至連長等基層軍官,都有自己的故事。
還包括大量的普通士兵的故事。
多以正面的形象,描述了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不畏艱險、勇敢前行的英勇故事。
還有描寫了一些人從小就懷有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
這些故事,在接下來的許多年,都在民間流傳。
在這個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小說的年代,這種小人書,是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甚至還有一些人的事迹會被編入到新學的教材。
無論是官方,還是從民間,對這場興師動衆的西征,都持有正面的評價。
對聖武皇帝陛下的英明、高瞻遠矚都懷有由衷的崇敬之情。
四月二十日,崇祯在北京城外,見到了文武百官,也見到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和宰相,率領百官前來迎接聖駕凱旋。
沿途百姓如同長龍,望不到盡頭。
君臣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下,回了北京。
父子之間也有說有笑,一切似乎都那麼的美好。
崇祯問朱慈烺:“去年戶部收支如何?”
“回禀父皇,去年國朝總營收越5億1千萬兩,開支4億3千萬兩,其中西域大開發用度最盛,約1億兩,3億兩為官員俸祿、軍費、中原各省交通投入,另外3千萬兩為海外投入。”
“其中西域大開發,移民一年移入100萬人,在天南南路,興建三座城鎮,連通莎車城,形成天南行省城市帶。”
“天北行省因戰事原因,些許緩慢,也籌備了兩座新城,直通伊犁和塔城。”
這些都是當初崇祯制定西域大開發的戰略中的一環,内閣作為執行層,這些年其實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執行者皇帝的戰略。
太子說的這些,也都是在皇帝大戰略的框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