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清兵南下
事實上最先投來的那些人,現在浮山城已經有自己的房子了。
不過他們還不是浮山城最早的居民。
浮山千戶所城的原住民才是浮山城最好的住家戶。
手裡不缺錢的秦朗軍根本就沒跟浮山前所的人頭去計較,又把周雲深拉上了船,所以浮山千戶所城的改造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這座千戶所城建于大明初期,那時候大明皇權赫赫,威嚴容不得半點亵渎。一切設施全都按照着規定建設,容不得有半點馬虎,丁點的變動。
城池呈長方形,南北長一百三十丈,東西寬一百二十丈,占地約二百六十畝。整個面積并不是很大,可因為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要抵禦倭寇,所以要有堅固的城牆,浮山千戶所城的城牆高約兩丈有五,厚一丈七尺,以夯土築成,外包青磚,城上雉堞森森,從城外看上去頗具規模。
哪怕是二百多年過去了,城池早已年老失修,但根基還在,這基礎比紀莊就好的太多太多了。
有這座城池做依靠,即使外圍的所有地盤全都丢了,守軍依靠着城池也依舊可堅持一陣。
所以秦朗軍從一開始就下了大功夫整治千戶所城。
裡頭幾乎全部的民居都被推到,一些個廟宇都給拆掉了,然後就建起了清一色的磚瓦小樓。
隻有兩層高,因為再高水就送不上去了。
有了郁洲山島東西兩港的建設經驗,浮山城的建設被安排的有條不紊的。
比如在蓋房子之前先就把下水道給安排了。
用粗大的陶罐透過城牆把水送到城外的護城河去。
浮山城本來是沒有護城河的,但當年修造城牆時候在城外挖出了四個取土的大坑,二百多年的時光過去,在就成為了四個水泊了。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足有三畝有餘。
秦朗軍現在就加了一把勁,把四個水泊通通連接起來,然後再由水泊連同外頭的李村河,直接排污進大海。
李村河是發源于崂山的一條河流,貫穿整個千戶所領地,彙入膠州灣。原名叫什麼已經不可靠了,橫豎從李氏遷移到此後,便以李姓命名,叫李村河。
作為一個季節性河流,李村河夏季雨期時水深河闊,連兩千石的沙船都能直接抵到浮山城下,但過了雨季之後,那就隻能走些蚱蜢小船了。
甚至之前十多年裡,因為幹旱緣故,河底都經常暴漏出大片的河床。
排污渠道建好後就要搞輸水管道了,以陶罐為主,青銅管為輔,因為水塔不能建的太高,以免戰火燃起的時候被敵人集火,所以水壓不大,送到二樓還行,再高就夠嗆了。
再輔以本地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城内的一口口水井,足以确保城内人口大增的時候,依舊用水充裕不缺。
城中居民房改建,還是其一。
省出的大量地皮很多都被改造成了堅固的倉庫,然後就是一些工廠作坊。
作為整個區域的核心所在,浮山城裡積攢了大量的軍需器械和各種各類的軍用民生物質。
畢竟這裡在建設之初就是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來涉及的。
城外的各個棱堡、軍寨、炮台的一應後方補給,全都有賴于浮山城。
徐啟元上的第一個工地是一處炮台。
他在這裡的任務是搬運磚石。
因為他力氣大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