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移民
九月初,就在秦朗被統計好的糧食豐收樂得笑開顔的時候,趙文廷和張子聞這一批難民則開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遷移之路。
兩個人,或者說兩家人的運氣很好,竟然又被歸攏到了一個遷移隊。
要知道,在所有難民流民都被登記了基本信息之後,在他們還沒有從隔離點出來的時候,編組分隊就已經開始了。
不管是同鄉還是同宗,通通拆散,通通分割。
你再強大的宗族凝聚力在這種強製力量麵前也變得不堪一擊。
一個遷移隊一百戶人家,普遍不超過五百人。
趙文廷和張子聞不但分到了同一個隊,日後還會是同一個村,然後這倆人還同樣都是小甲長。手底下管著十戶人,算是村裡頭最基層的小’官’了。
百戶人家的一個村落,在行政上頭卻並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村’。他們的頭,行政上的稱謂是保長,多個保合在一起才算是一個村。
也就是後世自然村的概念。
趙文廷他們這隊人運氣特別的好,直接被分到了濟甯,地方靠近馬腸湖。土地平坦,水資源充沛,可以說是絕對的好地方。
而且遷移過程也很方便,乘坐船隻,一路進到濟甯州。
這個地方昔日在韃清手中的時候,乃是清軍布置在魯西南的一處軍事重地。但現在於秦朗言,這裡早就變成腹地了。
如果戰火真的能再度燒到濟甯來,那就意外著運河以西的曹縣、曹州、定陶、成武、單縣、魚台、金鄉和鄆城、嘉祥等小十個州縣通通陷落了。而這又怎麼可能呢?
魚台以南就是徐州之地,所以濟甯在秦朗眼中,那就是真正的腹地了。
因為連年戰亂戰火的影響,整個魯西南都人口悉數了些,濟甯尤是如此。
在統計人口和清丈土地田畝之後,秦朗就生出了一個遷移人口填補此地的念頭。
但是整個齊魯都缺人吶。
真論起人口多寡來,濟南遠遠比濟甯更欠缺人口填補。這次多爾袞把大量北直隸的難民流民驅趕到齊魯來,雖然家重了秦朗的負擔,但同時也真的做了件大好事。
三四十萬人口可是快占到齊魯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了。把他們都妥善的安置下來,那非但不會是秦朗治下秩序混亂的不穩定因素,反而能讓他於齊魯的統治更加穩固呢。
原先村落的名字早已經被廢棄,現在趙文廷他們所在的這片廢棄村落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十三裡廟。
因為他們這地兒不是挨著馬腸湖麼,而馬腸湖邊上有個祭奠萬曆年間治水名臣潘季馴的小廟,所以就被取名為十三裡廟了。
而這個‘十三裡’則就是這兒距離濟甯的遠近。
因為是廢棄的村落,所以這裡本是有水井的,而且非常幸運的,這井內並沒有屍體之類的。
所以小五百號人抵到之後,就按照保長吩咐迅速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推倒房屋,收集可用的木材梁棟和家具之類的;二就是搭起居住帳篷,然後建立起公共的澡堂、食堂、簡易廁所、倉庫等設施。
至於平整田畝之類的活兒,現在則根本不需要去做。
這都九月裡了,再有一個月就要飄雪花了,種啥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