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後,日本為實施“作戰大方針”中直隸平原決戰的計劃,決定派陸軍第2集團軍在中國遼東半島進行登陸作戰,突破渤海灣門戶。
在海戰方面,北洋艦隊實力被嚴重削弱,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使爾後的戰局得以朝着其二期作戰計劃的第一案方向發展。
北洋艦隊在豐島海戰後拘于“保船制敵”之令,主要巡弋于大同江口以北和威海、旅順之間,将黃海制海權讓給日本海軍。
那麼,遼東半島是怎樣失去的呢?
前文已經說過,北洋水師在天津大沽、旅順口和威海衛建立了三座海防基地,基地裡修建了許多大清的炮台,若是守住這些基地的炮台,再配合北洋艦隊的餘部作戰,境況也許還可以挽救一二。
這也是李鴻章當年建設基地和炮台的首要原因。
此時海戰後日軍的登陸,也恰恰證明了李鴻章當年建基地和炮台的前瞻性的正确性。
然而,基地和炮台不但沒有起到挽回敗局的作用,反而是将槍遞給了日軍,炮火打向了自己的艦隊!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究其原因,還是清廷尤其是李鴻章的判斷失誤,李鴻章以為日軍既然已經登錄,勢必想要占領北京奪取政權,從而控制整個中國。
清廷尤為擔心鴨綠江自己的祖宗陵墓,擔心自己的龍脈被日軍切斷,所以采取了保衛北京和鴨綠江一線的措施!
為保衛北京,又令各省抽調兵力,駐守山海關至秦皇島之間,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州區)等地。
為眷顧祖宗陵寝和龍脈,集重兵于鴨綠江一線和奉天、遼陽之間。
這樣的兵力部署緻使地處渤海門戶正面的遼東半島兵力不足,又多系臨時填防部隊,加之黃海制海權已被日軍所得,失去海軍掩護,防禦極其空虛。
日軍先于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繼于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并攻占虎山。
沿岸清軍大部聞訊潰逃,堅持抵抗的聶士成部亦寡不敵衆。
26日,也不知道清廷如何布置的鴨綠江沿線兵力,竟然使日軍未遇抵抗即占領九連城和安東,清軍鴨綠江防線崩潰。
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揮日軍第2集團軍2.5萬人在日艦的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的花園口登陸。
日軍的登陸活動曆時10餘天,清軍竟坐視不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日軍就占領了金州、大連灣和旅順口,幾乎是兵不皿刃,不費吹灰之力。
在戰争的第二階段,清軍節節敗退,不可收拾。
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張漸占上風。
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
從此,渤海灣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于威海衛港内,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日軍攻占旅順後,大本營鑒于列強态度的急劇變化和渤海灣冬季封凍,登陸困難,決定擱置直隸平原決戰方案,代之以進攻威海衛,消滅北洋艦隊,為爾後直隸平原登陸決戰進一步提供安全保證的新計劃。
清廷對日軍主攻方向再次判斷失誤,以為日軍将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錦州走廊,進逼山海關,然後與從渤海灣登陸之部隊會攻北京。
因此以重兵駐守奉天、遼陽及天津至山海關一線,關内外總兵力達10萬以上,而于日軍的主攻方向山東半島僅部署官兵3萬餘人,其中駐守榮成(的僅1400餘人。
至于北洋艦隊,則根據李鴻章“水陸相依”的防禦方針,株守于威海衛港内。
威海衛也失去了陸軍的保護,獨立作戰!
于是此後從1895年1月20日至2月17日短短二十幾天,日軍再次占領了威海衛城。
此後,日軍水陸配合,攻擊劉公島和港内北洋艦隊。
2月9日,日艦又擊沉了北洋水師最後一艘主力艦"靖遠",北洋水師大勢已去。
2月12日,在得知援軍到來無望的情況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在悲憤中自殺。
随後,"廣丙"号管帶陳壁光攜帶投降書代表北洋水師向日艦投降。2月17日,日艦進入威海衛,俘虜了北洋海軍"鎮遠","濟遠","平遠","廣丙"等殘餘軍艦。
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下午3時,載着丁汝昌等人"靈柩"的"康濟"号汽笛長鳴,離開劉公島碼頭,日本聯合艦隊各艦鳴炮緻哀。
這就是在海戰後的基地陸戰失敗的整個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廷的判斷出現了重大失誤,一方面李鴻章要求丁汝昌要全力保艦,減少抵抗,一方面将重兵保護北京和鴨綠江,緻使艦隊失去陸軍支援,最終被全部消滅,而基地也全部失陷!
其實日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消滅北洋艦隊,占領遼東半島,繼而能夠占領東北就完事了,因為日本人的實力也僅在于此了,要讓他們将整個中國拿下,此時他們也是辦不到的。
早在日軍占領遼東半島後,清廷便開始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請和。
威海衛失陷後,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4月17日,《中日馬關條約》簽字,甲午戰争結束。日軍未經直隸平原決戰便達到了預期的侵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