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廷草廬之辯,于正自是一番完勝,給廷上衆人又增加了其善辯的印象。
那日之後,華龍滑大夫自是威望大減,開始夾起尾巴做人,卻是很少再出席公子辟疆主持的廷議了,每日隻與史書為伴。這也是他之後想出來的說辭:非貪生也,實不忍讓衛史斷絕。
另外他原本所負責的築牆之事也同樣陷入了停滞,畢竟于正在廷上“隔絕内外、民心離散”之語還言猶在耳,執政者們又不傻,當然也知道民心的重要性。
恰逢此時衛國的另一位上大夫甯速從宋國出使歸來,卻是帶來了大批的援助糧食。于是由公子辟疆親自出面,代表病重的國君,率領着一衆士大夫們為難民們一一派糧。營中的糧荒總算得以暫時緩解,民間炊煙複起。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不幾日時間,于正在庭上奏對之言便漸漸于營中傳了開來。難民們感謝國君和公子之餘,卻也将這活命之恩的一部分歸功到了于正身上。
于是無論于正走到哪兒,都會聽到民衆不絕于耳的感謝之聲,甚至獻上僅有的野果,野味等小小禮物,禮雖不重卻全是大家的赤誠之心。
“甯速大夫連月辛勞的外交之功,好不容易才得來這些宋國糧食。如今倒好,在難民口中卻成了于正大夫的功勞最大。”有知情人士為甯速大夫數月的奔波辛勞感到不值。
不過這零星之言卻淹沒在了衆人的衆口铄金之中。英雄的故事永遠傳播的更快,做實事之人卻往往默默無聞,在哪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于正出了數次風頭,一時鋒芒太盛,倒也知道該稍稍避嫌的道理,因而他卻是突然低調了起來。每日隻是在軍營之中度過,将所有精力都用來打磨他花大價錢打造的軍隊。
“立正,向右轉。”
軍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訓練。這群新兵基礎很差,往往左右不分,即使一個普通的軍訓項目,也要花上不少時間反複訓練。
“瞧瞧你們,瞧瞧你們,一個個連左右都分不清楚。不是都說了嗎,吃飯的手是右手!右手!”負責訓練的隊長大聲地訓斥道。
因為于正的軍伍中沒有編制戰車單位,所以“兩”這個單位實在有點尴尬。于是于正幹脆将“兩”改成了“隊”,之前的“兩司馬”自然也變成了現在的“隊長”。還是原樣,統帶25人。
軍訓便是以隊為單位展開的,隊與隊之間還會不時進行各種比賽,培養集體榮譽感。于正相信,有榮譽感的軍隊即使失敗一次,也會重新再赢回來。
“又錯了!集體俯卧撐準備!”隊長對着全體隊員喊道。
“隊長,俺是用左手吃飯的。”隊伍中有人小聲辯駁。
“那你以後就改成右手吃飯!就你話多,因為你,我們全體陪你一次次的加練,你都不感到愧疚嗎?這次我們一定要赢三隊那些兔崽子,重新做回第一,誰要是敢拖後腿,看老子不加練死他。”
就這麼簡單粗暴地将刺頭壓了下去,隊長卻是又一次朗聲喊道:“向右轉!齊步走,一二一,一二三四!”
“施展,你是怎麼回事?樊離不錯,你開始出錯了。”
隊長本來就有些生氣,更兼今日有主君在場的緣故,隊伍還這樣一次次出錯加練,實在另他有些丢面。
“隊長,我錯了。”
于正自得其樂地在營中四處巡視着,觀看新兵們冬日裡的刻苦訓練。這幾日,八隊人馬皆按照他的安排,先做最基礎的軍訓訓練,培養軍人們的榮譽感和紀律性,同時約束他們外面的不良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