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三國之壯麗河山

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總第二十七章 、收取晉陽1

三國之壯麗河山 潇騰 1804 2023-04-12 00:58

  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總第二十七章)、收取晉陽1

  探馬和天狼隊來報,晉陽城一直城門緊閉,吊橋高懸,沒有任何動靜,看來城内的守軍對張燕取勝有絕對的信心,在等着張燕勝利歸來。

  靖勇軍休息、整合完畢,黑山軍的俘虜們感覺到靖勇軍的待遇很不錯,吃得飽,每月還有兵饷,都心甘情願的跟着馬宇,所以很快就把戰鬥的勝利果實消化了。其實在三國時代,跟着舊主的士兵,一旦戰敗,為了保命多半都會投靠新主。

  初平二年(191年)五月底。

  看到新舊部隊也磨合的差不多了,馬宇下令大軍往晉陽城而來。将四城門團團圍住,安營紮寨後,馬宇率前後左右中各部司馬往晉陽城西門而來。

  見靖勇軍圍城,又有人馬靠近城門,城牆上一陣慌亂,來來往往,号令此起彼伏,守城将士迅速到位,看來早有準備。不時有士兵探頭探腦向下查看,士兵們刀槍齊舉,持弓待射,各種守城器械也到達預定位置,可見戒備相當森嚴。随之匆匆過來一群人,當先一人正是楊鳳,後面跟着陶升等人簇擁着楊鳳,站在西門城樓上,對着城下的馬宇等人指指點點。

  隻見馬宇軍中馳出一小将,對着城頭上的楊鳳等人大聲道:“張燕将軍已陣亡,城内若打開城門,靖勇軍保證所有人的平安,所有人去留随意,決不食言。”

  楊鳳恨道:“馬宇率兵圍困晉陽,看來張燕将軍陣亡屬實。”随即厲聲道:“衆将聽令:現在必須嚴守軍令,衆人一心,方能守住晉陽城,凡違抗我軍令者,斬。”

  陶升等人齊道:“遵将軍令。”

  這是馬宇穿越後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城市,城牆既高又厚,高約四五丈,為後世的十四米左右,城門雄偉,城樓巍峨,四周有角樓,圍城護城河又寬又深,出入全靠高懸的吊橋,這在冷兵器時代,護城河以及城牆就如同天塹一般。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兵法上雖然說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城池,但是時間拖不起啊,而且靖勇軍的兵力也不是太充足,分散到四個城門也就是二千多人,若是要讓靖勇軍搭梯子,硬着頭皮玩命爬城牆,那也太Low了吧。

  古代攻城,無非就是爬城牆(含雲梯、鈎梯),挖地道(含隧道、穴攻和挖牆),堆土山(含高軒車),撞城門,這些方法馬宇覺得都不是好辦法。用偷襲、水攻、長期圍困拼糧食多少等方法,要看情況才能實施,就是可以馬宇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若用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等引敵出城的辦法倒是不錯,但是看楊鳳小心謹慎的勁兒,打死他也不會出城,他肯定是想死守拖時間,或者等待救兵,或者耗盡靖勇軍的糧草。

  馬宇率衆司馬圍着晉陽城轉了一圈,仔細查看了城牆的和防守情況,回到營帳後商議。有的司馬說四面一起攻城,同時用大木撞擊城門,讓城上防不勝防;有的說攻三留一,給城内留一條路,楊鳳就不會拼死頑抗了。有的說夜晚偷偷的爬上城牆,奪取城門,一擁而入。這些辦法不是說不行,馬宇總覺得不是最佳方案。

  商議到最後,馬宇讓親兵取來筆墨紙張,上寫十個大字:開門納降者封侯賞千金,令人重複寫了上百張,用箭弩四面射入城内。圍城的同時必須給晉陽城一定的壓力,以催動内部分化。馬宇下令各部整理器械設備,準備運土填護城河,制作雲梯和撞擊大門的大木,準備明日開始填護城河,攻城要做到雷聲大雨點小,以盡量減少傷亡。

  次日辰時剛過,靖勇軍先在四個城門開始擂鼓攻城,成排的大盾小心翼翼的推至護城河邊,在大盾的掩護下,士兵們冒着如雨的箭矢,扛着裝滿泥土的袋子往護城河裡扔,一天下來隻有數十人受了輕傷,護城河填的也不多。

  但多日下來,進度還是明顯的。楊鳳在城牆上看着靖勇軍不緊不慢的填平了近半護城河,知道已具備攻城條件,與陶升等人商議道:“再有幾日,馬宇可能要攻城,雖然我們做好了守城準備,但還是要想法從上黨郡或雁門郡求得援兵,争取早日破敵。”陶升道:“可是馬宇已将四面圍住了,派人求援恐怕不易沖出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