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都德說起要寫普法戰争背景的小說,莫奈腦中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當初在初中課文裡學到的《最後一課》,當年莫奈也是從這篇文章了解到了法語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優美的語言的這種說法,盡管這一說法現在莫奈并不怎麼認可,但當年學這篇課文的時候這個觀念可是根深蒂固的,畢竟都德這家夥太會煽情了......
有一段時間網上關于《最後一課》的辟謠貼特别多,尤其是閻京生的那篇《最後一課騙了你》更是風行一時。
雖然裡面有些内容是對的,比如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确是法國從德國手裡搶來的,從族源上也更接近于德意志也就是當時的普魯士,而且當地以德語為母語者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86.8%,否則主角也不用特意去學校學法語。
但事實上阿爾薩斯人又普遍認同自己是法國人,認同法蘭西的文化和價值觀,《馬賽曲》原名《萊茵軍團戰歌》,就誕生在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市,因此當地人對于家鄉被割讓給德國是很抗拒和抵觸的。
這就好比我國境内也有蒙古族、朝鮮族,他們的母語并不是漢語,而且還有很多方言比如粵語、閩南語跟普通話比起來幾乎就等于是另一種語言,但也并不妨礙大家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
普法戰争後,德意志帝國也确實在阿爾薩斯—洛林厲行“德國化”政策,1871年,頒布義務教育法令,規定所有适齡兒童都必須接受普魯士式的教育。法語在公共領域和學校被完全禁止,德語成為了唯一授課語言,就連阿爾薩斯方言也隻允許在小學低年級學習德語時使用,《最後一課》就發表于1872年5月13日。
再舉兩個例子。第一,1815年拿破侖一世戰敗,被放逐海島,法國被迫放棄了所有占領的土地。如果阿爾薩斯心向德意志,為什麼這個時候不趁機獨立?要知道那時候阿爾薩斯的法語人口比1871年更少。第二,1871年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歌詞,但可能很少人知道的是歐仁·鮑狄埃是在斯特拉斯堡創作的。斯特拉斯堡就在阿爾薩斯和德國的交界。而歐仁·鮑狄埃原本将這首歌配着法國國歌《馬賽曲》的曲調來唱的。1871年的德軍已經打到巴黎了。斯特拉斯堡早就淪陷了。歐仁·鮑狄埃為什麼要用法語寫一首歌配着法國國歌的曲調來唱,聲援當時的巴黎公社無産階級,而不是用德語歌頌偉大的德意志帝國呢?
就在莫奈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左拉輕輕的拍了一下他問道:“嘿、托尼,你怎麼了?”
這個時候莫奈這才反應過來,有些尴尬的答道:“剛才聽都德先生說想要寫關于這場戰争背景的小說,正好我前一段聽到一個小故事,似乎蠻适合的。對了,不知道都德先生您去過阿爾薩斯麼?”
都德點點頭答道:“我兩年之前去過一次,而且還在那裡呆了很長時間。對了,我還寫了一篇名為《阿爾薩斯!阿爾薩斯!》的短篇遊記小說。”(這是真事,在戰前都德曾經到過阿爾薩斯,而且并不是走馬觀花的路過,而是“步行拄杖,背着背包,随着一位當地向導逐步遊覽”。之後都德将這一次旅遊的觀感詳細記載,寫成了短篇遊記小說《阿爾薩斯!阿爾薩斯!》,在1873年的《星期一故事集》中出版了,被法國人認為是都德關于愛國主義和阿爾薩斯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