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正中下懷
那名才子見狀,冷哼了一聲,低低地罵了一句,蠢貨。
張九陽一禮行畢,看定李景同,朗聲吟道。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太子殿下,草民所誦之詩,可合太子心意?”
張九陽吟誦完畢,面帶溫和笑容,朗聲問道。
必須要注意的是,張九陽用了一個“誦”字,因為這是唐代大詩人唐宣宗李忱和香嚴閑禅師聯手所作的聯句,他這裡隻是借用而已。
華夏詩壇,才人輩出,引用大詩人們的作品,就如同在讀他們那些最為精彩的思想。
李景同在張九陽吟誦完整首詩的時候,就已經站了起來,他細細地咀嚼着張九陽剛吟誦的詩句,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目中的神采越來越強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李景同很滿意這首詩,而這首詩,與眼前的這幅山水,也十分的契合。
不少才子朝張九陽投來嫉憤的目光,因為搏得太子賞識的機會,被這名低賤的三等家仆搶走了。
張九陽感受着這群騷包才子的嫉妒目光,心中在暗罵。
“不要用這樣的目光看老子行不行,你們寫不出來,老子更寫不出來,這首詩根本就不是老子作的!”
“他媽的,一群隻知道裝帥耍酷玩嫉妒的騷包玩意!”
至于李景同,張九陽沒有去催他,品味吧,讓他細細的品味吧,品味得越久,這家夥會越佩服自己。
這首詩寫的是什麼?以水喻人,将太子比作那高處飛撲而下的河水,出身高貴,不小打小鬧,最終奔入無邊無際的大海。
河水奔入大海,如蛟龍終歸大洋,寓意太子殿下終會登臨九五,坐上哪個夢寐以求的黃金寶座。
蛟龍象征着什麼?在這個時代,隻能代表一個人,皇帝。
張九陽相信,早就觊觎金銮殿上九龍寶座的太子李景同,一定能夠領會其中的意思,否則,他滿肚子的謀劃,豈不都是在鬧着玩。
張九陽很有把握,這首詩一定正中李景同的下懷。
而且最妙的是,這首詩初讀上去,僅僅是在寫畫,因畫的内容而作,如果不加以引伸的話,誰也不能說張九陽在暗示太子殿下在着急當皇帝。
而這也是太子李景同此刻的心聲。
更是他一直以來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