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不重視也就算了,連藍軍都沒正眼瞧李海這倆。
區區兩架從忘我礁起飛就能被千裡之外的殲-11B機載雷達探測到的老殲-8F,你到底怎麼做才能讓人家引起重視?
殲-11B不是殲-11A,從名字上看雖然隻是字母的差别,整體作戰性能卻是有着巨大的進步。殲-11A有一部分是用進口俄羅斯的部件組裝起來的“國内組裝版”,還有一部分是“授權生産版”,到了B型才融入了自己的技術,比如航電技術,進步非常大。
起飛即被發現,這麼說雖然誇張了一些,但也反映出了雙方實力之間的巨大差距,絕不是代差那麼簡單。
擔負掩護任務的兩架殲-11B倒是還沒有發現打醬油分隊,但是他們知道對手是兩架殲-8F,早有充分的應對預案。代号海東青71号的一架殲-11B與長機解散了編隊,打開加力開始爬升高度搶占戰位。
而代号海東青70号的殲-11B依然不緊不慢的保持着航高航速持續接近。
擺明了讓僚機充當誘餌,目的主要是吸引紅軍水面艦艇編隊防空系統的注意力,尋找破綻,為攻擊編隊打開通道,至少要吸引住目标的防空火力,為攻擊編隊的突防創造條件。
也就是說,藍軍掩護分隊根本沒有把紅軍打醬油分隊放在他們的作戰方案裡。在這個作戰方案裡,有關于紅軍空中掩護分隊的情況隻有一句:密切注意該部的動靜。
如果叫李海知道,肯定會氣得空中吐皿。
沒這麼瞧不起人的啊!
不過,此時在年輕的空海協調員的引導下朝着藍軍機群撲去的李海,完全不知道對方是個什麼陣型。
為什麼一提戰鬥機就一定而且主要談機載雷達,為什麼說空中預警機是戰鬥力的倍增器,因為這是眼睛!随着軍事技術的發展,不但能“看”,還能“說”、“感受”!
李海和黨為民就好比睜眼瞎,就這麼直直的朝藍軍機群沖了過去。
水面艦艇編隊的對空探測能力約為XXX公裡,在實際作戰當中,卻不會比在高空的殲-11B的探測距離遠多少。站得高自然就看得遠,這邊是艦艇的對空警戒雷達都是安裝在桅杆頂部的原因。
在一百五十公裡的距離上時,年輕的空海協調員從戰友的戰術終端看到了目标,是一架正在高空高速逼近的戰鬥機,機型也随即出來,是模拟超級大黃蜂的殲-11B。
“唐中校,能把情報發我一份嗎,我這沒有終端,可能要用移動終端。”年輕的空海協調員彎着腰走過來小心翼翼地問主操作手。
目不轉睛盯着戰術終端的唐中校頭沒回眼睛眨都不眨,道,“找指揮長,我沒空。”
年輕的空海協調員讨了個沒趣,再一看大家如臨大敵的樣子,更不敢打擾了,默默回到角落的席位那裡,無奈歎口氣,拿起送話器呼叫李海。
“打醬油一号,發現敵機一架,東北方向,距離一百四十公裡,高度一萬兩千米,速度每秒兩八洞,重複,敵機一架,東北方向,高度一萬兩千米,速度每秒兩八洞。”年輕的空海協調員還是很認真的完成了工作,細心的把敵目标速度單位劃算為米/每秒,減輕飛行員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