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8年,鹹康四年。
這一年,苻堅出生。
這一年,拓跋部首領什翼犍建立代國政權,即代王位,建都于盛樂(今内蒙古和林格爾),設官分職,制定刑法,國家機構逐步完備,代國逐漸強大起來。
這一年,後趙在對前燕的戰争之中,屢屢受挫。曾經被司馬珂打得灰頭土臉的少年冉闵終于大放異彩,在對前燕的昌黎大戰,後趙諸軍盡潰,唯遊擊将軍冉闵三千漢軍獨全。
這一年,前燕慕容皝盡得段遼之衆,滅段遼,也日益強大。
這一年,蜀中之地正式回歸大晉版圖,司馬珂派周撫鎮蜀地。
……
早在司馬珂回師京口的數月之前,建康城便已得知司馬珂攻占成都之事,再一次朝野震動。
對于孫綽等名士來說,又是一通大書特書,為司馬珂歌功頌德的機會。
而對于建康城中的百姓和士民來說,他們聽了太多的關于這個少年宗室的傳說,很多事迹已經由傳說變成了傳奇,又增加了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且對于江南的百姓來說,有這麼一個百戰百勝的神将在,就不用擔心胡虜南下劫掠的事情,心中也頗為安心。
經過壬辰诏書推廣之後,百姓手中雖然良田不多,但是都有了自己的山地,可以栽種土豆和紅薯,至少可以填飽肚子,很多人已經覺得很滿足了,唯一擔心的便是胡虜南下,破壞這難得的安定和滿足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珂的聲望,在黔首和士民之間,已是如日中天。
隻是,在這個時期,東晉占主導的勢力還是士族。
對于司馬珂攻取川蜀之事,南北士族并非全部為其唱贊歌。
以陸玩為首江東士族,以及與司馬珂交好的士族諸如褚氏、謝氏、紀氏、荀氏等士族自然是歡欣鼓舞。
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北方士族,認為司馬珂的聲望過高,功勞太大,便将難以控制,遲早會打破朝廷之中難得的和諧局勢。
更有甚者,提出司馬珂功高震主,必然成為大患,應削其兵權。
隻是,郗鑒、何充和陸玩等三公,乃至小皇帝司馬衍,都是偏向司馬珂的,這些北方士族縱然心中有各種意見,終究搬不到台面上去。
司馬珂回師京口的路上時,司馬衍和郗鑒,在為大晉收複益州而欣喜的同時,也在為他的封賞而頭疼。
收複蜀中之地,如同開疆拓土,不可不封。幸得三公早就留了一手,司馬珂的王爵便從縣王晉升到郡王,恢複了其祖父司馬羕時期的西陽郡王的封爵。
而對于司馬珂的官職,司馬衍的意思原本是想拜其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軍事,但是又遭到了三公的反對。三公的意見是加爵不加官。
原因隻有一個,司馬珂升遷得太快了,若不悠着點封賞,便會出現無爵可晉,無官可加的局面。
司馬衍終究感覺隻升爵位差了點什麼,又追賜司馬珂班劍四十人的待遇。
所謂班劍,就是手持裝飾華美的武士,跟随在身後,而在晉時還持的是木劍,主要是用來顯擺排場,以示榮耀。班劍武士,主要賞賜有功之臣。
在回師途中,接到朝廷诏令的司馬珂,回書拒絕了班劍四十人的待遇,那玩意雖然能裝逼,但是對于他來說,就是個累贅,毫無意義。而且過于張揚,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朝廷對他封賞之後,他也照例對此戰的功臣之将,予以請功封賞。
桓溫由都亭侯晉封為都鄉侯,食邑八百戶。
晉封虞嘯父為舒縣子。
晉封顧會為廣陽子。
晉封殷浩為烏程伯。
晉封李顔為丘縣伯。
其餘有功将士,皆予以封賞。
………………
司馬珂率舟師順江而下,進入荊州之後,看到的則是一片繁華的景象。
江南之地,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種在良田裡的水稻,更多的是綠色則是土豆苗和紅薯苗。
經過一年三季的栽種和推廣,老百姓更喜歡種植土豆和紅薯,原本作為主糧的水稻反而淪落為次要農作物。
沒辦法,土豆和紅薯的産量實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