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帥帳。
夏侯惇領兵三萬出現在東平城的消息剛剛傳回了楚軍大營,孫策立馬就召集了衆人商量對策。
“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此刻,孫策正安靜地坐在主位上認真傾聽衆人的意見。諸葛瑾、馬良、華歆、伊籍、向朗等謀士大緻分成了三派。
其一,主張派五千兵馬接應黃蓋将軍撤退至任城,以任城和小沛大營互為犄角,造成一旦魏軍南下小沛,黃蓋就會出兵東平截斷其後方的形勢,迫使魏軍的三萬兵馬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主張派一萬兵馬增援黃蓋将軍堅守東平,将東平和小沛徹底分裂為兩個戰場,分别與漢魏交戰。
其三,主張派五千兵馬接應黃蓋将軍撤退至任城,同時小沛戰場轉攻為守撤退至谯縣,再令龐統從壽春出兵攻打宋縣做出襲擊汝南、許昌的姿态,逼迫夏侯惇撤軍。
衆人談論了許久,唯獨坐在孫策左首的季書一言不發。
倒不是季書故作高深,衆人的說法或激進或保守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但季書的主張并不需要說出來,而是他已經做了。
時至今日,曹操的态度不難揣摩,他定然是想要先平定整個北方形成一個穩定的地盤。不然一旦現在對南方出手露出破綻,與他有深仇的董卓一定會趁機攻打魏國腹地,西涼鐵騎的威脅對他而言實在太大了。
先北後南是魏國的國策,這是一個定數,絕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曹操此時絕不會在徐州投入太大的精力,他要的僅僅是拖延孫策的腳步。
所以夏侯惇帶着三萬大軍來了,而季書的安排就是任城和東平的一萬兵馬,他從不打算再往這個方向增一兵一卒。
在他看來,夏侯惇攻打北面隻是為了吸引楚軍兵力給漢軍制造機會,絕不會拼死作戰,有這一萬兵馬足以應付。
但這世間有太多的變數,例如夏侯惇無法理解曹操的真正意圖,例如兩軍将士殺紅了眼,例如夏侯惇或者黃蓋死了??????
太多太多!
季書沒有安排蔣欽去北面構築防線就是擔心意外,要知道當初羽林軍可是抛下了虎嘯營阻擊魏軍才得以逃脫的。若再讓羽林兒郎見到魏軍,季書真怕他們殺紅了眼鬧成孫策和曹操都不曾想到的局面。
所以季書才派了之前一直坐鎮後方的黃蓋和他的部衆去,黃蓋将軍畢竟老謀深算,應該能把握分寸。
雖然黃蓋的分量也不輕,也是個變數,但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吧。季書也隻能盡量地減少變數,控制事态的發展,無法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控在手中。
“子淵,你怎麼看?”
衆人的目光不由随着孫策的聲音轉向了季書,因為他們都知道,孫策采納季書的意見幾率是最高的。
然而季書還沒來得及開口,令兵就走進大帳傳來了新的軍情。
“啟禀王上,東平剛剛又傳來消息,黃蓋将軍獨自出城喝退了夏侯惇的三萬大軍,如今東平的危急已經解除。”
這麼快!
離發現魏軍的情報傳來才多久,夏侯惇這就退了?
衆人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孫策暗自松了一口氣,欣然地笑道。
“果然黃叔還是老當益壯啊!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最上乘的兵法!”
“先給黃将軍記一次大功,等戰事結束後我再好好封賞。”
衆人一片稱頌之後便一一離開了。
待衆人退去,孫策轉頭看向季書好奇地問道。
“子淵,剛才看你不慌不忙,我就知道你早有了主意,莫非你早算準了黃叔能逼退夏侯惇?”
我要早知道就好了!那我當初就不會派他去!
季書雖然曾對黃蓋說過“敵動我狠,敵靜我止”,但季書也沒想到黃蓋這麼狠!還是對自己狠!他就這麼把自己送到了夏侯惇的面前。
好在夏侯惇還沒瘋,還知道方寸,不然此時事态就已經失控了。
一念到此,季書無力地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
“我隻猜到夏侯惇是虛張聲勢,北面無虞,卻沒想到黃老将軍竟孤身犯險。”
見孫策嘿嘿直笑,季書氣極。顯然孫策比季書更了解黃蓋,知道他能幹出這樣的事來。
“你倒沉得住氣了,我還怕你一聽到黃将軍被圍的事馬上提兵去東平了。”
“哼,黃叔的能力我是放心的。你說魏國還會有其他動作嗎?”
見孫策如此問,季書想也不想就點了點頭。
“會!想必會從北面河道向徐漢提供糧草、兵器、戰馬的支援。派出小股精銳僞裝成山賊襲擊我軍糧道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