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簡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白龍

第223章 老李來了

白龍 瀟騰 2840 2023-04-12 01:03

  劉驍隻高興了一會兒就抑鬱了,1900年還沒有飛機,就不可能有空射魚雷,隻有艦艇發射的魚雷,發射方式是壓縮空氣,飛機上不可能帶這麼重的裝置,也就發射不了,再說越是先進的技術兵器,對武器平台的要求就越高,飛機速度快慢,魚雷入水角度,都有可能導緻發射失敗。

  東局子兵工廠不但生産陸戰武器彈藥,也能生産海軍武器,但是魚雷屬於高科技武器,倉庫裡就有十幾枚德國進口的魚雷,有兩枚處於拆解狀態,本來是想仿製的,後來發現難度太高便放棄了,正好觀摩一下原理。

  車間是青磚建造,比普通民居高三倍不止,上鋪小瓦,翹脊飛簷,茅草叢生,一角在洋人攻打時被炮彈砸出一個大窟窿,現在用油布遮擋著,車間裡一股機油味道,幾十個工人列隊站著,清一色的藍布工衣,發辮纏在腦袋上,接受副將大人檢閱。

  這些人都是當世最寶貴的財富,雖然沒經過洋學堂的理論教育,但個頂個都是機械方麵的天才,心靈手巧,屬於高級技工。

  劉驍在黎元洪和工廠管班陪同下進來,沒發話先打賞,清末流通貨幣已經不是銀錠子而是銀元,先前流行墨西哥鷹洋,英國站洋,光緒十三年,張之洞率先從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公司引進全套造幣機器,在湖北錢局鑄造銀元和銅元,此後各省錢局都開始製造光緒元寶。

  每人十枚庫平七錢二分的光緒元寶,等於工人半個月工資,大家夥頓時對這位湖北副將好感倍增,打千謝賞。

  剖開的魚雷放在工作台上,直徑十寸,長度一丈出頭,重五百斤,外殼已經打開,暴露出裡麵複雜的機構來,令見多識廣的劉驍都歎為觀止。

  這簡直是一部精巧的機器,用來做一次性的投擲武器太可惜了。

  魚雷呈長紡錘形,能在水下以最小阻力航行,驅動魚雷前進的是末端尾翼裡的兩個小螺旋槳,還有兩個方向舵來自動調整航向。

  最讓人震驚的是魚雷的動力來源,劉驍看過一些小冊子,講魚雷都是靠壓縮空氣驅動活塞發動機,但這枚魚雷內部並沒有壓縮氣瓶,隻有一個巨大的實心金屬輪,據工人說這輪子重達一百二十斤,就是動力源。

  這個實心金屬輪叫做慣性輪,發射魚雷時,軍艦的發射管內有一個裝置,像用鑰匙擰發條一般給慣性輪上弦,就是用蒸汽壓力帶動機構快速旋轉,慣性輪轉的飛快,連接的齒輪組傳導至螺旋槳,裝置鬆開,魚雷在巨大的慣性帶動下高速前行,直到撞上敵艦。

  這個原理和兒童玩具慣性輪小汽車一樣的,將玩具車在地上摩擦幾下,一放手就能向前駛去,隻是技術上更加完備,慣性輪還起到陀螺儀的作用,自動調整左右方向,不至於射偏。

  魚雷前頭是177磅苦味酸炸藥,威力極大,碰炸引信,一觸即發,五千噸的戰艦一枚就能擊沉。

  但是魚雷有著極大的自身缺陷,在水下行進速度隻有26節,航程更是隻有可憐的460米。

  

  這年頭的軍艦航速也不快,以北洋水師的鎮遠艦為例,速度隻有14.5節,最新的日本吉野號巡洋艦,一萬五千馬力的澎湃動力,也就是22.8節速度,魚雷是能跑贏軍艦的,但首先得能抵達距離軍艦五百米不到的發射戰位,等於是貼臉發射,而軍艦渾身都是大炮,除非濃霧天氣,魚雷艇很難近身。

  空射魚雷似乎成了泡影,劉驍作為總指揮官,也不能把精力花在研發武器上,他深知打贏戰爭靠的不是一兩件先進武器,而是強大的後勤和團結一心的軍隊,否則擁有V2飛彈和噴氣機的納粹就贏了二戰。

  塞斯納組裝完成,老龍頭火車站對麵的海河水麵上,十幾艘快船拉起了警戒線,禁止船隻經過,兩個流線型浮筒是用薄鐵皮焊接而成,裝在飛機起落架位置,浮在水上穩穩當當。

  飛機是白龍軍的秘密武器,不能被外人窺見,海河兩岸都布置了哨兵,嚴禁無關人員靠近,劉驍帶著一名精心挑選的機靈士兵作為副駕駛,艙裡乘坐四人,攜帶裝備,準備進行空中觀察。

  塞斯納208啟動引擎,螺旋槳在水麵上掀起一片水花,飛機逆風向前,沖出一段距離後起飛,即便是做了安全措施,還是不免被百姓看見,路人呆呆仰頭看著天上的鐵鳥。從此白龍軍的神話色彩更加濃鬱。

  飛機總歸要比無人機飛的更高更遠,劉驍駕機前往大沽口觀察戰況,從老城到大沽口用飛的可謂轉瞬就到,陸地上聶士成的武衛前軍構築了一道道防禦陣地,鑒於天津租界的局勢緩和,列強軍隊也沒有急於進攻,雙方處於對峙狀態,海灣裡的聯軍艦隊下錨駐舶,從高空望下去,如同螞蟻軍團打仗,幾千噸的鐵甲艦就像浴缸裡的玩具。

  塞斯納飛得高,引擎轟鳴聲音也輕,在雲層裡穿梭,地麵上的人根本沒發現飛機的存在,劉驍估算了一下,塞斯納是民用飛機,馬力和機身強度都不足以支持二戰時期那種俯沖轟炸,否則將魚雷當成炸彈往下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隨機人員拍攝了大量圖片後,劉驍沿海河折返,時間和油料都充足,幹脆去一趟北京得了,航拍些照片都是難得的曆史資料。

  飛機需要地麵坐標的指引,最好的參照物就是鐵路線,雖然被義和團拆的七零八落,路基還在,就這樣一直飛到北京城。

  京師依然烏煙瘴氣,到處是搶劫和縱火,劉驍壓低機頭,飛向紫禁城,在皇宮上空繞了一圈。

  西苑瀛台上的光緒皇帝聽到空中的轟鳴,擡頭看去,一架鐵鳥掠過,他頗感驚愕,這一定是洋人新發明的玩意,難道是來營救自己的,趕緊揮手,可惜飛機上的人根本沒留意到他,隻有相機的快門一閃,將皇帝的身影定格在畫麵中。

  儲秀宮,慈禧太後也聽到了異樣的聲音,她打發小李子出去看看,李蓮英出門瞧了半天,啥也沒看見,回來複命說沒有異樣,天下太平。

  “我這右眼皮老跳是怎麼回事?”慈禧說。

  李蓮英想說貼個白紙條不就白跳了,可當下的局勢不適合逗悶子,他隻能寬慰老佛爺,有王爺大臣們頂著,出不了事兒。

  “我怕的就是他們哥幾個。”慈禧說,“載勳載瀾都是氣性大的主兒,得理不饒人,我怕他們和洋人再打起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