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十個人裡面有九個半是網瘾患者。
閑來無事掏出手機刷一刷,已經成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當包括手機在内的一切電器都變得不再安全,在生命與玩手機之間,每個人都在做着艱難的抉擇。
而隻用了很短時間,各種各樣的方法竅門就被人摸索出來,公布到網上。
最大衆的方法有幾種,受到衆多擁趸點贊支持。
用潛望鏡原理,通過光線的連續鏡面反射,讓人與手機錯位,即便手機爆炸也于人無損,優點是安全性最高,缺點是不易操作。
抱一塊防彈玻璃,雙手繞過防彈玻璃兩側捧着手機玩耍,優點是極易操作,缺點是防彈玻璃屬于稀缺物資,極難獲取,且假若手機爆炸雙手鐵定完蛋,最嚴重可能直接雙手殘廢。
用難降解的塑料袋做一層水幕重做手機與人之間的緩沖,哪怕爆炸也能削減部分傷害,優點是好獲取,方便操作手機,缺點是透過水幕看手機視野不會太好,而且,防護性差,更多就是個心理安慰,一旦爆炸,不僅雙手要廢,臉蛋五官都要面臨很大的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稀奇古怪的方法,都是國外網友腦洞大開琢磨出來的,與其說是尋找竅門,更像是在花樣作死。
而從各個網絡平台幾乎爆炸了般的各種回複訪問點擊,就可以看到,此時此刻有多少人在玩手機。
次日,炎夏官方就緊急頒布了一條法令。
從法令頒布之時起,以前官方含含糊糊、拖拖拉拉沒有為國人解決的家庭供電問題不再成為一個問題。
官方供電隻提供基本的照明,徹底不與其他家用電器兼容。
而且,官方會組織人手對每家每戶的照明用電進行安全隐患排查,即便遭遇燈泡爆炸,也不會出現更大的事故。
其次,就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手機問題。官方不強制收繳個人手機,但每個家庭必須出示安全使用方案,确保不會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傷害。
手機充電也不能在家中,每個社區都會劃出一個指定區域,個人憑充電票獲得充電資格,在專人的監管下給手機充電,若發生故障甚至爆炸,不予任何賠償。
除此之外,官方也根據這次覆蓋全球的電子災難總結出一些信息。
首先,電能本身變得不穩定,有一定的“抽風”幾率。
其次,中間環節越多,出事故的概率就會劇增。
而電能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演變,早已形成了一個龐大複雜的體系。
從發電到傳輸,跨越千山萬裡,進入一個個有人煙處,再如蛛網般散布深入每家每戶。
從起始到終端,經曆的環節多不勝數。
當電能本身變得不穩定,這個龐雜的體系就變得非常脆弱。
而且,已經發生的電子災難表明,當某處電能“抽風”,會連帶周圍及供電線路上下遊的“抽風”幾率大增。
所以,炎夏官方做出重大決定,廢棄以舉國之力構建的覆蓋全國的供電網絡。
每個人口聚居地配備一個供電基地,解決當地照明問題。
盡量減少其他非必要用電場景。
所有必須的交通工具,包括飛機輪船列車,全部做“複古化”改造,能不用電的地方全不用電。
減到最後發現,除了通訊和雷達必須保留,其他功能皆可舍去,包括照明。
而不得不保留下來的通訊和雷達設備,全部用耗電最小的基本款,即便爆炸也殺傷力不大,多備幾台,提前做好防爆隔離,這就行啦。
就像個人擺脫不了對手機的依賴一樣,讓國家舍電不用也是不可能的,哪怕終有一日因安全性太差不得不舍棄,所有人都會千方百計把這個時間往後延。
網上已經有人預測,當電能完全從人們的生活中撤離後,世界将重回大航海之前的“孤島狀态”,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距離都将無限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