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一隊人各趴在掩體後,架着槍,瞄着車,打的不亦樂乎。
“那是玩家吧?确實是玩家沒錯哈?”
“犯什麼錯誤了?竟然給直接标在大地圖上,有生之年見識了!”
“難道開挂被發現了……“
“真是活該咱們發财呀!”
嘻嘻哈哈的樂着,一會兒掃射,一會兒點射,一會兒休息一下換彈夾,一隊人宛如養雞場裡打鳥,養殖箱裡釣魚,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
“卧操操操!一梭子子彈一發沒中!這可是滿配m4呀!”
“滿配m4?我滿配QBU【絕地求生裡一把有支架的狙擊槍,趴下幾乎沒有後坐力】還沒說話呢。”
“跟玩遊戲完全不一樣嘛……”
确實不一樣。
在射擊遊戲裡面,絕地求生算是操作體驗相當不友好的了,至少得上百個小時甚至幾百個小時熟悉适應,才能慢慢找到感覺,發現戰鬥的樂趣。
而現實中的射擊,比絕地求生還要不友好幾十倍。
因為人要喘氣,手會抖,槍會哆嗦……
10米内的近距離射擊還好,超過20米,一般人想上靶就有難度了,需要開鏡的距離,就更不是普通人能玩好的了。
在遊戲裡,槍口随呼吸随手抖上下左右擺動,隻要按shift屏息,就可以暫時消除影響,現實裡可沒有shift讓你按。
而且,瞄準鏡是幾倍,槍口的抖動就會被放大幾倍……
沒經過訓練的,瞄準了開一槍,想把準心迅速挪回到靶子上,都得一陣兒的……
不經過幾千上萬發子彈的填喂,不經過槍口上挂闆磚的艱苦訓練,正常人根本操作不了帶瞄準鏡的武器,控制不了它們暴躁的後坐力,哪怕滿配。
上來二中一,是因為他們瞄的久,而且目标沒動。
現在車發動了,連射的後坐力又暴躁的烈馬一樣難以控制,所以幾梭子彈潑過去,完全就是描邊随緣,眼睜睜瞅着葉寒小隊的車漸行漸遠,一路退到了圈外。
“還追嗎?”
“追不追?”
“費了這麼多子彈,難道放棄嗎?咱們先追,用腳追,裝出沒車的樣子……追一段再回來上車,躲着他們的視野轉移,還是像剛才一樣,卡死他們的進圈路線。”
“好有意思的樣子!”
“同意同意,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同志們!”
“這回一定放近了打!不能再錯過了!”
一幫人迅速商議着,亂七八糟的追出掩體,鬼子進村一樣噼裡啪啦仿佛歇斯底裡的浪射了一陣,然後,他們猛然停下了沖鋒的腳步。
因為,沖出圈的吉普車很快又轉回來……
原路出,原路進,前後也就一兩分鐘,仿佛就是去掉了個頭。
但是,隐約又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
感受着大地微微的顫動,空中某種不安的悸動,演戲的鬼子們有些驚疑不定:什麼地方不對勁?
“卧槽!”猛然他們停下了腳步!
因為緊随吉普車之後,成群結隊的喪屍仿佛海浪,“轟隆隆”的猛然突破藍色的光幕殺了出來!就仿佛大壩決堤,又如同捅了馬蜂窩,無窮無盡,鋪天蓋地……
“卧槽卧槽卧槽!哪兒來的這麼多喪屍啊?!”一隊人瞬間臉色煞白,手腳發顫,完全是本能的掉頭轉身,撒腿就跑。
然而跑了幾步,這些人哆嗦打顫,欲哭無淚:“這些喪屍,這些喪屍怎麼這麼快呀!”
之前的喪屍最高速14、5km/h,大緻4m/s,百米25秒的檔次,一個沖刺就能拉開距離。
這些喪屍,明顯已超過跑步機最高檔,百米十幾不到二十秒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