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傻子到首富》第二三六章:一個機會,一種善良
戚少暉聽到大智的話之後,對他說道:“可是我聽做這個行業的人說道,如果放低了自己的工資要求,那就等於讓這個行業降低了身份一樣,有了第一個拿這個工資的人,以後的老闆就都會按照這個工資招人了,會將後來人害了。”
大智眉頭一皺,反問道:“後來人,你自己能夠保住自己的飯碗以後,你再去考慮什麽後來人,現在你根本沒有資格替別人考慮,那些這麽對你說的人,他們是什麽居心我們不去臆斷,但是,我一直對你說的,不管是做什麽事情,不要好高騖遠,更加不要眼高手低,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成功了,這些你都忘了?”
戚少暉的眼裡露出一縷怯意,對於這個“沈大哥”,他可是一直保持著敬畏之心的,大智現在突然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很顯然,他已經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滿意了。
“沈大哥,你別急,我也隻是聽別人說的,所以我說出來,想讓你給我一個意見。”
“我也沒有什麽意見,還是那個道理,剛剛進入一個行業,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有時候吃點虧,是不會死的,慢慢成長起來了,做什麽事情就有一定的影響力了,現在的你就是要想辦法成為這個行業裡的一員,而不是想著立刻賺大錢。”
戚少暉用力點了點頭,大聲“嗯”了一下。
“好了,你去忙吧!希望你盡快找到這個工作。”大智對他笑了笑。
大智慢慢地繼續往前面走著。
幾分鍾後,在倉庫的另外一個區域,一個工人叫住了他。
大智知道他叫什麽名字,蔣康義,五十左右,是剛過完年,招進來的第一批工人。
蔣康義光著膀子,脖子上掛著一條被汗濕的毛巾,跑步走到了大智的跟前。
他是帶著幾分尷尬表情走到大智面前的,大智看到他臉上的表情後,皺眉問道:“蔣師傅,你有什麽事情嗎?”
大智對比自己年長的工人,都是尊稱為“師傅”,盡管他比很多人更加適合“師傅”這個稱呼。
“我,那個,那個,沈主管,我,我想介紹個人進來乾活,你,你看可以嗎?”
“你為什麽不找你的班長說這個事情呢?”
大智早就已經將這個事情交給下面的班組長進行處理了,他現在隻負責監督和考核這些班組長的工作表現。
“我,我跟他說了,但是,但是他說不要。”蔣康義的眼神顯得很是無助。
“不要?為什麽?我記得我們是一直在招人的啊!我也沒有說停止招人。”
蔣康義低下了頭,有點黯然地說道:“我,是,是我介紹的人的問題。”
“你介紹的人的問題?什麽問題?”
“因為,因為他,腦子不靈活。”說完以後,蔣康義的眼裡閃過一縷的痛苦。
大智察覺到了他這一縷閃過的痛苦之色,神色一正,問道:“這個人是你什麽人?”
“是我,是我兒子,但是沈主管,他就是腦子不靈活,其他什麽都很好的,在老家的時候,我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而且,而且非常勤快,從來不會有什麽埋怨,如果,如果不是這次孩子的媽病了,需要很多錢來治,我,我也不會帶著他出來工作了,唉!”
蔣康義露出一臉的無奈和淒涼,伸手拿起毛巾在自己的頭上擦拭了一下。
“你是國慶回去後將他帶出來的?”
“是啊!真沒有辦法了。”蔣康義說完,無奈的神色已經達到了極點,雙眼已經蘊含著一眶的淚水。
也許是因為男人的身份,這兩行的淚水給他忍在了眼眶裡面。
大智看得出來,他最後一句“真沒有辦法了”確實是已經將這個中年男子逼到了一個絕境上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也想起了自己從老家出來後的點點滴滴,那些讓自己遇到的人,從來沒有嫌棄過自己的傻氣,還一直給予自己最真誠的關懷和愛護,自己又怎麽能夠用另類的眼光去看待蔣康義的孩子呢?
想到此處,他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蔣師傅,如果我讓你的孩子進來這裡工作,你能夠和他單獨開一個小組嗎?因為我怕別人到時不願意跟你們一個組,等你的小孩熟悉了這裡的工作以後,再來安排一個工人和你一個小組,你覺得有問題嗎?”
蔣康義一聽,立馬面露喜色,不斷地點著頭,接連說道:“沒,沒,沒問題,沒問題。”
大智一笑,說道:“後天,後天你帶他過來吧!我給你們調到另一個班組上去。我明天有事情不能來公司。”
“好,好,謝謝,謝謝沈主管,謝謝沈主管。”蔣康義有點感恩涕零的樣子。
“不用謝,我相信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這一份工作的。”
這是大智的善良,同時,也是他能夠做到的一點事情,對他來說,也許是點一下頭的事情,而對於蔣康義來說,是他能夠繼續給妻子治病和在這個城市裡生存下去的問題,對比起來,大智覺得,自己所能做的,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
當然,大智因為自身的經歷問題,他確實是很想給蔣康義去向所有人證明,他的兒子是沒有問題的,想到當年的自己,又何嘗不是給人用這樣異樣的目光看待呢?
既然自己現在有能力給蔣康義和他的兒子去證明,這個別人眼裡腦子不靈光的人其實是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舉手之勞,有何必拒人於千裡之外呢?
蔣康義對著大智千恩萬謝在慢慢走開了,他是帶著開心的笑容離開的。
大智看著蔣康義的背影,也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
明天他要帶何鳳蓮去醫院裡找醫生檢查一下,從今天何鳳蓮的表現來看,司徒敏說她是得了老人癡呆症,應該是不會錯的了。
大智第二次為了一個人生病變得憂心忡忡起來的,上一次是鄔麗梅昏倒在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