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百六十八章 :電影、計劃
韓立來到東冠英胡同的時候是上午九點半左右,李小圓因為要在家裡面收拾家務,所以她來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左右了。
這時候房間的溫度已經提升了上去,韓立穿着一件毛衣坐在擺滿各種水果、肉食、海鮮的桌子前面有一口沒一口的品嘗着香槟酒。
李小圓的開街門的聲音讓韓立放下酒杯,走出屋門把對方迎了進來。
民間諺語有句叫做,久旱逢甘霖、小别勝新婚。
男人之間同樣有句諺語叫做,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這兩種情況疊加在一起的威力,肯定要遠遠的超過一加一等于二這個定律。
房間内溫暖如春,美酒澆灌着久别的情緒,這讓韓立跟李小圓之間的火焰越來越旺盛。
——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兩個幾次三番的傾訴、交流、溝通過後。
他們一先、一後離開東冠英胡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此刻韓立的狀态有一點點微醺,不過他騎自行車依舊非常穩定的,直接騎到一家澡堂子門前。
韓立在這裡泡了個澡、喝了杯茶、請師父捏了捏腳,這才神清氣爽的回到家去。
大年初六,韓立今天不想出去,吃過飯後,韓爸推着大、小明哥倆,身後跟着兩條狗去棉花胡同那邊跟街坊下棋、聊天去了。
韓媽、韓家姐妹、雲家姐妹、何米、戚小妹、王春花、侯玉華開了兩桌麻将。
因為雲瑩瑩跟何米她們倆是孕婦,韓媽規定她們打兩圈就要下場休息,由空閑的那個人頂上。
韓立則是帶着小亮在西廂房玩,台球被他丢的滿地都是,鋼琴被他的小手敲打出亂糟糟、不成規律的音符。
韓立無奈的看着兒子滿臉開心、興高采烈的拍打着鋼琴鍵盤,每一個音符都能讓他笑的口水流淌。
這時候他隻能拿出手絹給兒子擦去口水,順道還要違心的在口頭上表演一下。
“兒子真棒,将來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大師。”
韓立說完後,小亮拍打鋼琴的動作越發快了。
韓立聽着北屋正房的麻将聲,西廂房裡面的鋼琴聲,感受照看孩子的不易。
大年初七,體校的佟少新上門做客,韓立打電話到棉花胡同,叫上于大強、錢國棟幾個關系不錯的發小作陪。
于大強他們還沒有過來的時候,佟少新先是給孩子們發紅包,接下來拿出了十好幾張電影票送了出來。
韓立雖然對去電影院看電影不感興趣,不過也不好在明面拒絕對方,隻能說些客套的話把這件事帶過去。
不過讓韓立沒有想到的是,佟少新送出電影票後說的話。
“要是一般的電影票我就不往外拿了,這是我們體校的學員和香江演員合作的影片,片名叫做《少林寺》。
上面對這部電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此報了很大的期望,說這是把國内武術影片推向香江、推向世界的一種嘗試。”
韓立聽到少林寺這個名字後楞了一下,他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部電影用一毛錢的票價,在國内創下了1.6億的票房。
在香江創下了一千六百多萬港币的記錄,第二年在南棒創下了五十一億韓元的票房記錄。
同時也讓韓立想起了目前在郝紅敏幹活的麗智,這讓他決定會帶香江後私底下去見一下這個姑娘。
要是能把握住的話最好,要是不能的話那就再說。
韓立跟佟少新閑聊的時候,于大強他們幾個人已經過來了。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在韓立的金手指的幫助下,這次小聚可謂是非常盡興、賓主盡歡。
要是最後沒有韓立親自把佟少新送回到體校這一出的話,那這次小聚就更完美了。
陽曆二月一日,農曆正月初八,韓立一大家子,拿着佟少新送來的電影票,去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創下了新高的《少林寺》。
不過小亮看到一半的時候,哭着喊着怎麼着也不在電影院待着了。
韓立對這種電影無感,那是因為以他現在的身手,看電影上的那些打鬥動作怎麼看、怎麼别扭,心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
現在剛好小亮不幹了,韓立抱着兒子就從電影院裡面出來了。
不過爺倆沒有回家,也沒有走遠,他們就在電影院前面的廣場上玩,一直等到電影散場,這才跟家人一起又說有笑的朝家走去。
這一路上很多人都在聊着這部《少林寺》,女性讨論着其中的情節,男性讨論這裡面的打鬥動作。
怎麼說呢,大家在看了這麼多年的樣闆戲,現在這部與衆不同的《少林寺》出現,确實給了衆人别樣的感受,因此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低。
大年初九,韓立依舊是哪都沒去就待在家裡。
不過今天因為韓大姐來了,讓韓立避免了繼續看孩子的郁悶,得以真正過上一天潇灑、自在的生活。
這時候絕大部分單位已經上班了,不過在四九城,隻要沒過元宵節、沒過二月二龍擡頭就不算過完年。
過年的時光是快樂的、是悠閑的,但是這樣輕松的日子到期的一天。
元宵節剛過,今天上班的那些人很快就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氣氛。
壬戌年·壬寅月·癸亥日,陽曆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
報紙上、廣播上同時出現了一條讓大家不得不注意的消息。
那就是上級再次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
指示要求實行、提倡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個孩子,并且大力提倡晚婚、晚育.。
這個再次被提及的消息,對于那些反應慢一點的人來說無關緊要,但是那些反應快捷的人已經感受到了不對勁。
計劃生育這個概念最早在53年被人初次提起,不過那次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動靜。
到了71年的時候初步實行,80年的時候公開提倡,現在才過去一年多一點,這個話題竟然被再次提起,這個情況非常不對勁。
要知道在我國有句話叫做事不過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着某人對于某一事物或某種行為的容忍次數通常不超過三次,超過這個次數就意味着超出了忍受的範圍。
71年那次、80年那次,在加上今天這次已經是第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