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711章 命運的劫難已經開始

  第1711章命運的劫難已經開始

  提到賢王和賢王妃,蓉姐兒的眼眶又紅了,她搖了搖頭,顯然是已經做下了決定,她大著肚子離開玄陽城,也是為了燕國的安定。

  李誠說好了齊城是留給她和孩子的封地,那麼她若再待在京城,褚國使臣團定會回去添油加醋的說一通,依著李誠的脾氣,定會舉兵來犯。

  如今的燕國正是勢弱之時,她不準定州邊城大亂,至於燕北,那是無法改變的。

  就在賢王和賢王妃從寮國上京城帶回了長公主開始,命運的劫難就已經開始了。

  五更天的時候,宋六送蓉姐兒回了賢王府。

  遠在千裡之外的百經觀上,任婆子帶著祥姐兒和瑞姐兒來到觀中,見到了哲哥兒。

  三胞胎終是齊聚一團。

  哲哥兒日日在觀中的那道必經的山坡上等著爹娘來接他,結果爹娘沒有等來,卻等來了兩個姐姐。

  宋來喜像是早知道會有這樣的安排,早就備下了他們的洗漱用品,還將院中的幾間空置房收拾了出來。

  任婆子知道來喜在觀中學本事,世外之人,都有先知的能力,倒也不覺得意外。

  隻是賢王府的這個安排,她能同來喜講,卻不能同哲哥兒講。

  賢王府什麼時候派人來接人,便是任婆子也說不準。

  宋來喜有心事,隻是他的心事無人能說,他早就收到了師父送來的預言,他心裡頭便一直沒有平靜過。

  任婆子收拾好院子,帶著孩子安置下來後,她才來到院前,看著又出了翠綠新苗的田地。

  這兒比水鄉村要舒服多了,遠離朝堂,遠離人群,這樣安靜的日子倒也是不錯的。

  任婆子決定留下來陪三個孩子,過兩月再走。

  宋來喜也破天荒的沒有催著任婆子離開,按理觀中是不準留宿外人的,但這一次卻是破了例。

  有些事,任家人不知道更好。

  宋來喜看著沒能等來爹娘的哲哥兒一臉沮喪的樣子,心疼的摸了摸孩子的頭。

  祥姐兒和瑞姐兒從山下買了不少好吃的,拉著弟弟就進了屋,三人分著吃,以後在這山上,姐弟三人更是不離不棄。

  任婆子站在坡上看著京城的方向,嘆道:「不知他們可從平江府回京城去了?」

  宋來喜過來,聽到這話,沒有打擾任婆子,隻是嘆了口氣,但願一切都如師父所說的,二姐和二姐夫可要好好的。

  ***

  六年後,幽州城。

  石家雜貨鋪門口,一群官兵圍了過來,兩孩童蹲在地上玩泥巴,突然就被官兵一把推翻,腳上的鹿皮靴踢在其中一個小姑娘的小腿上,小姑娘痛得不敢哭,卻是站立不起。

  大的那個小男孩子見妹妹被欺負,鼓著一口勁將踢人的官兵一把推開,小傢夥才七歲,竟然有這麼大的勁頭,站立不穩的官兵也有些意外。

  旁邊的官兵見了,哈哈大笑。

  這些官兵在寮軍軍營裡稱不上勇士,卻在百姓中是天,他們每次來收稅的時候,百姓都得避讓著。

  被嘲笑的官兵失了顏面,擡起一巴掌的打在小男孩子的臉上,小男孩也不示弱,有股子勇氣,臉上吃痛也不管不顧,順勢抓住對方的手咬了一口,還見了皿。

  「小崽子,敢咬老子,看老子不弄死你。」

  官兵拔出彎刀就要一刀結果了小男孩,此時鋪裡一位中年美婦沖了出來,見狀臉色都白了,人卻還算鎮定,連忙上前行禮:「官爺,可是來收稅的?」

  這些官兵總是借著一個莫須有的名頭來收稅,街坊們早已經習慣,好在這邊城的收益也不錯,給了這些稅錢,也還能養家糊口,於是也就都忍下來了。

  提到收稅,自然正事要緊,幾名官兵朝美婦看去,眼神都黏在了她的身上。

  漢人女子倒也不是想象中的懦弱,反而有股子勁頭,這石家雜貨鋪可是在街頭出了名的,這美娘子很會做生意,她總能弄到精鹽和上等的香料。

  不僅如此,這石家雜貨鋪旁邊的鐵鋪是石老頭開的,正是美婦的父親。

  雖然對這美婦有些別樣的心思,但他們還不太敢得罪石老頭,石老頭有門釘馬掌的手藝活,在軍營裡吃香,認識不少人,萬一傳到了軍營裡,他們可是要吃軍仗的。

  雜貨鋪前的美婦利索的從錢袋裡拿出錢來,隻是那一群官兵看到錢袋便雙眸放光,直接一把將美婦手中的錢袋給奪了去。

  美婦也不計較,由著這些官兵拿了銀子離開。

  官兵一走,美婦上前將兩孩子抱了起來。

  小男孩已經七歲,他還不服氣,沒想被母親抓住了手臂,他疑惑的看向母親,為何由著他們這般欺負,這前兩日官兵才過來收稅,今個兒又來了。

  兄妹二人不過是在門口玩泥巴,又沒有攔在大道上,卻被這些群人踢傷了腿。

  美婦自是心疼兩孩子的,尤其是最小的女兒,看著無法站立的孩子,這就將女兒抱了起來。

  不讓兒子去報仇,但是小男孩卻從母親的眼底看到了一絲狡黠,他錯愕。

  果然前頭那群官兵沒走多遠,便有人全身發癢,先是手癢,而後胳膊,之後是後背乃至前兇。

  「娘,他們這是——」

  「噓。」

  美婦阻止小男孩說話,而是帶著兩孩子進了鋪子。

  石家夫妻二人年輕時便有了眼疾,未治好,後來直接看不清了。

  不過石家夫妻生有一獨女,叫石姑,六年前幽州城戰亂,石姑的婆家死在了亂刀之下,石姑不得不帶著一兒一女回了娘家。

  原本石家老夫妻有間鐵鋪,借著石老頭有釘馬掌的技藝,養活一家老小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這位大字不識的石家獨女石姑,自打帶著兩孩子回了娘家後也不再閑著,竟然在鐵鋪旁開起了雜貨鋪,居然還越做越紅火。

  石姑採買雜貨鋪裡的東西,外頭人並不知來路,但是卻總能是城中的獨一份,尤其是運河上難得送來的精鹽,城中權貴都沒有她有渠道。

  石家一家三代,就借著這兩間鋪子,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隻是這生意好做是好做,那些官兵也都盯上他們,時不時來一趟借著收稅的名義,沒少在鋪子裡搜刮銀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