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33章 一家人若是過不到一起不如分家

  子夜時分,任家幾房過來運糧了,宋九的牛車借給大哥和二哥運糧,反觀公婆卻隻叫三兒子給他們扛幾袋白米和糯米去任家小院,其他的糧食都存放在地窖中。

  兩老的根本吃不完這麼多的糧,所以以後家裡不打算吃粗糧了,以前未出嫁前的任婆子吃的都是精糧,嫁給了任平才過起了莊戶家的日子。

  現在憑著自己的雙手,她感覺又過回到了以前的日子,這日子過得還越來越舒心,任婆子滿臉的歡喜。

  宋九正不知白米和糯米怎麼弄來好吃,就聽了婆母的話,煮來吃或者磨成粉,做成餅,甚至還說到糯米粽的味道。

  誰知三個兒媳婦都沒有吃過。

  以前家裡二十畝田地,雖是好田,但種出來的白米都是賣錢了的,哪捨得吃,任婆子吃過好的,都忍著隻吃粗糧。

  聽了婆母一席話,幾個兒媳婦終於知道怎麼吃了,一個個的把糧食拉回去,明個兒就試著弄來吃吃看。

  清晨,宋九早早的起床就弄吃的了,家裡哪都好,就是少了一塊石磨,還得去劉嬸家裡的石磨上用,或者去公婆那兒就更遠一些。

  沒有磨成米粉,那就先煮白米飯吃吧。

  做家務的老手了,即使是第一次煮飯,竟也將飯煮熟了,就是略軟,比小米粥硬一些,下一次水少放一點。

  炒個兔肉,一碗野菜,夫妻兩人坐在桂花樹下吃著。

  宋九終於吃到了第一口白米飯,真的精細,難怪碾米的時候,婆母說白米細面都養人,吃就要***細些,對身體好。

  平素家裡連細面都吃得少,白米飯更是不卡嗓子,甚至入口滑溜溜的就下去了。

  城裡人吃的就是這樣精細的吃食吧。

  一鍋白米飯被夫妻兩人一起吃完了,宋九著實吃撐了。

  丈夫去地裡幹活,她在家裡刺繡,又是平靜溫馨的一天。

  今個兒去地裡幹活的隻有老二和老三,任老頭看了一眼也沒有說什麼,現在不是農忙時,也就在地裡除除草,老三力氣大,就修修溝渠。

  父子三人忙得辛苦了,就在樹下坐會兒休息,也不是很著急,地裡的作物在任老頭的照看下,長勢不錯。

  大房屋裡,任廣田大清早借了三房的牛車入了城,沈秋梅在家奶孩子。

  早上吃了一頓白米粥,沈秋梅覺得並沒有比細面更好吃,倒是細面吃起來更來勁,就想著改日把白米和糯米換成錢得了,反正家裡糧食多,也沒有必要吃得這麼精貴。

  任廣田每日進出城裡,很不方便,於是跟東家說好了,東家給他在城裡安排了住的地方,每隔幾日就能回來一次,任廣田身為老師傅,很看重,沒有那麼要求嚴格,倒是省了出入城門的錢。

  沈秋梅隻想省錢,丈夫十天半月回來一次也是可以的,她在家裡把孩子帶好,也不用操別的心。

  二房屋裡就不一樣了,楊冬花看著自家丈夫天天隻顧著去地裡,也不見有出門的意思,心頭就不舒服了。

  地裡的活本該三個兒子一起幹,現在大哥就能去城裡賺錢,地裡的活一點也不管了,就算是農閑的時候,那除草開坑也是活計,也得有人去做。

  任廣江不愛聽媳婦的嘮叨,天一亮就往地裡跑,天不黑絕不回家來。

  楊冬花沒了辦法,不過她最近也挺忙的,既要管好丈夫的夥食,還打算去一趟娘家,她娘已經給她求得了一副藥方子。

  這日任廣江下了地,楊冬花便從糧倉裡拿出半袋白米扛在肩頭回娘家去了。

  楊家村隔著不遠的,隻是扛著半袋糧食有些重了,走得就慢,到晌午那會兒,楊冬花才回到娘家。

  楊冬花一進門就聞到了廚房裡正在做飯,她見兩個哥哥不在院裡,大概是下了地,嫂子又在廚房,於是貓進了正屋裡。

  楊婆子周氏正在給丈夫縫補衣裳,就見女兒悄悄摸摸的進來,連忙放下針線活,滿臉的歡喜。

  這個女兒算是家裡的搖錢樹了,每次來娘家都給送點兒吃的,果然這一次也沒有讓周氏失望,竟然送來了半袋白米。

  周氏以前嘗過一回白米飯的滋味,不卡嗓子,味道更是精細,至今記得這味兒,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吃得到。

  楊冬花將米交給母親,立即說道:「娘,把白米藏起來吧,這米隻能你們兩老的吃,你可別傻傻的拿出來分著吃。」

  「當初任家沒有分家的時候,婆母就單獨收了一袋小米的,每次煮小米粥,也就兩老的吃,或者家裡誰病了才能吃上一口。」

  周氏正想說一家人能吃好幾頓了,這會兒聽了女兒的話,這就將白米藏了起來,說的有道理,以後兩老的病了,吃白米粥養人。

  楊冬花又從懷裡拿出一百個大錢交給母親,說道:「這個你也收著,別讓大哥大嫂看到了,也別想著給二哥存著娶媳婦,能不能顧著你們自己一點。」

  「我公婆現在過得可開心了,都不管我們幾房的,你們也要心寬一點,兒孫自有兒孫福。」

  經女兒這麼一勸,周氏便將錢壓在箱底。

  到這會兒母女才說起這懷孕的方子,周氏給女兒抓了幾副葯,共計三百個大錢,周氏可心疼了,這葯當真是貴,但貴卻有效果,聽說好幾個多年不孕的婦人都懷上了。

  楊冬花寶貝似的將葯抱在懷中,把三百個大錢的葯錢給了母親。

  待母女兩人從屋裡出來時,大嫂齊氏才看到小姑子回娘家來了,定是帶來了吃的吧,怎麼不見拿東西呢?

  楊冬花看到娘家吃的粗糧糊糊,她就沒胃口,乾脆回去吃。

  齊氏見了,還順勢就沒有給小姑子盛吃的,許是發現小姑子沒有帶什麼回來,心頭不滿。

  楊冬花看了一眼大嫂,心頭鬱悶,再看她母親竟然也半句不說的,突然就懂了好多道理,難怪任家幾房能和和睦睦的,婆母就特別會做人。

  這種情況下,長輩就得教,哪能讓個兒媳婦做了主,又沒有分家。

  大哥幹活回來,二哥到了飯點也回來了,卻沒有看到二哥身上有泥巴,反而一身乾爽。

  楊冬花疑惑的問道:「二哥這是去了哪兒?」

  不問還好,這一問,大嫂齊氏就一肚子火氣,「你大哥在地裡辛苦幹活,你二哥倒好,天天在村裡閑逛,怕是又幫村裡哪家姑娘砍柴去了。」

  「要是幫著做事就能娶房媳婦的話,要聘禮有何用?這麼久了,今個兒幫這個,明個兒幫那個,個個都看不上他。」

  齊氏嘴毒,一口氣都說了出來,點到了楊二順的痛處,氣得將碗往桌上重重一放,「大嫂,你多吃兩口少說兩句不懂麼?我在家礙你眼了,我再怎麼渾,我也是楊家人,你一個外嫁女有什麼了不起的。」

  說到外嫁女,又點到了齊氏的痛處,也將碗往桌上一扔,怒道:「我嫁給你哥,我就是你哥的女人,將來是要給他生兒育女過一輩子的人,比你這個什麼事都幹不成的弟弟強多了。」

  楊冬花看著桌前的吵鬧,一臉的震驚,再看爹娘躲著不敢說話的樣子,楊冬花感覺到不可思議。

  在任家要是有晚輩敢拍桌子叫囂,公婆早發火了。

  眼瞅著越吵越厲害了。

  楊冬花突然開口:「分家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