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并沒有追問,而是陷入到沉思中。
五月初三,上海緻來密報,名單上的人已經全部抓到。
到五月十三日的時候,所有人都被扔到了鎮撫司衙門。
先是經過錦衣衛的審訊,随後所有人被提交到刑部和大理寺。
這是一場震驚國朝的大案,刺殺皇帝,無疑是挑戰了現有的大明秩序。
從底層邏輯來說,皇帝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他在位期間,整個大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無數人是新政的受益者。
皇帝在民間的威望,已經超越了曆代明朝皇帝。
五月十五日,顧炎武剛在海澱新區做完社科調研。
休息之餘,他跑到一間茶樓去喝茶,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喧鬧的聲音。
顧炎武有些疑惑,走到樓邊張望過去。
他看見一隊隊人正在大街上行走,為首的是一個青年人,舉着旗幟,正大聲喊着:“捉拿兇手!嚴懲兇手!”
後面的人跟着一起喊道:“捉拿兇手,嚴懲兇手!”
都是年輕人,最小的差不多十五六歲。
從衣着就可以判斷出,他們都是學生。
“大人,他們這是在遊行?”顧炎武手下的一個主簿管說道。
“這還用問嗎?”
“那他們所說的捉拿兇手是指?”
他話剛說出來,就有一個年輕人握着拳頭大聲喊道:“皇帝陛下是大明的再造者!現在有人要行刺陛下,我們要聯合起來,把這些人全部抓住,讓他們得到懲罰!”
“這些人是妄圖颠覆國朝!這些可惡的資本家!大家都來讀讀《階級論》吧!”
“打倒資本家!打倒資本家!”
“……”
他們群情激昂,似乎有發洩不完的精力。
那主簿說道:“大人,這些學生在這裡遊行,恐怕不妥吧,會不會擾亂秩序,給非法之人鑽了空隙?”
顧炎武說道:“這事你就不要瞎摻和了。”
他站在那裡掃了一眼下面四面八方,周圍有不少人在圍觀,還有不少人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
如果說這件事沒有禮部在背後撐腰,顧炎武是打死都不會信的。
在普通人來看,這是簡單的遊行。
但在他看來,這其實是政治威懾。
朝廷對民間的治理,已經從直接定罪、大殺,開始往輿論和司法結合轉變。
直接定罪和處死,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但如果從輿論和司法兩個層面去做文章,完全可以起到更大的威懾作用。
例如現在這件事,禮部作為皇帝身邊對外宣發的部門,必然會從輿論戰中開始着手。
而此時的遊行示威,隻是個開端。
顧炎武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喝了幾口茶,便結賬走下去。
他跟着人群一路走。
他是做社會科學研究的,這種情況,對他來說,無疑是難得的題材之一。
人群越來越多人,從最開始的一百多人,迅速壯大,并且敢來參與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而在半路上,加入進來的民衆也越來越多。
他們都有一個夙願:懲罰兇手!
到下午兩點鐘的時候,北京城的遊行傳到内閣,随後又傳到立法院,軍政院,震驚了朝廷各個部門所有官員。
有人将這件事上報到宮内。